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难,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中国问题最难的是,市民化的社会是不是有稳固的根基。我们的确要面对建立一个真正的“市民社会”的重大难题。
农民工进城后面对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的困难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所谓文化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个虚假命题,我在前面已经提及。文化这个概念很笼统。在习俗的层面上,农民和现有城市普通居民不会有大的差异;有差异的地方也不难改变。至于对体制的认同,进城农民不当然与过着精致生活的城市富贵们不同,而与普通市民也不会有太大差异。第二个是住房问题。从山东德州、江苏镇江等地的经验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是政府不要过于追求速度。他们的经验还表明,即使普通农民,如果有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住独栋房屋,且拥有现代配套现代基础设施,也不是什么难事。大城市房价下降后,一部分高端务工者也可以在大城市定居。第三个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养老、医保)正在普及,目前要解决的是“接轨”问题。因为我国城市普通居民(特别是无稳定职业的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高,所以,先进行低水平的“接轨”并不难,一些地方已经做的不错。
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包括新兴城市)定居的真正困难是劳资关系问题,而这也是城市普通原住民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基本问题 。劳资关系问题导致劳动者工资水平低,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一般劳动者要转变为中产阶层就丧失了基础。
对城市化要有更广远的视野。举凡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中产阶层崛起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相伴随,城市化就不能伴随社会稳定。考察近代史,可将拥有独栋房产(或等价的城市核心区公寓)、低于20%的恩格尔系数以及对健康社会秩序的认同,看做中产阶层的基本特征。要把农民工进城定居,以及城市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放在这个大背景下认识。
2013两会之农民工进城后面对的三大问题
comment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