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金九”惨淡收官 房价拐点渐显


  楼市“金九”惨淡收官   房价拐点渐显

  金九踏空,楼市黯淡,在“史上最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开发商们以往抱持的“房价只有涨的可能而没有降的空间”的寄望成为泡影。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9月27日发布报告称,如果2012年住房销售骤降30%,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都将承受严重的现金压力,该机构同时维持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展望。标普在当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称,如果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在2011年下半年下降20%、2012年下降30%,一半以上的地产商会出现流动性“虚弱”问题。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五条”自2010年9月29日出台以来,限购、限贷、房产税、保障性住房、监督问责等“五大利器”在楼市调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在这些调控政策影响下,楼市成交急剧萎缩,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已连续两月止涨,虽然二、三线城市房价仍呈现涨势,但涨幅不断收窄,房价拐点渐行渐近。

  按照“新国五条”规定,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其后超过20个城市限购。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其后43个城市限购。

  一年来,在“限购令”影响下,需求锐减,限购城市与非限购城市房价呈现冷热不均的态势。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限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量环比减少了29.3%,限购范围内的二线城市也减少了23.3%。

  2011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二、三线城市限购令疑云加重市场观望情绪,楼市“红9月”风光不再。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近两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有20个以上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个以上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上周监测的重点城市中,仅武汉同比上涨,其余城市成交量皆同比下跌,除深圳外,重庆同比下降幅度皆超过50%。

  严厉的限购限价限贷举措,已让楼市逐渐走向冷淡。特别是在进入“金九银十” 传统销售旺季后,楼市的表现却并不活跃,“金九”前三周,成交持续低迷,一些城市楼市量价齐跌,库存继续高位上扬。紧缩的货币政策让房企在传统金融市场借贷无门,好不容易找到的替代融资工具房地产信托,最近又遭到了银监会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房企辗转海外的融资之路也不平坦,今年以来国内楼市的平淡让海外机构投资者普遍不看好楼市的前景,融资渠道遭多重封堵不说,融资成本也达历史最高值。近日多家机构更向投资者发出警告称,房企资金恶化超出预期,一些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的中小开发商可能走向破产,一时间市场乌云密布。

  存货激增、销量萎缩、融资困难这“三座大山”已成为全国性开发商所遭遇的普遍性问题,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都比开发商更困难,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税收、土地、信贷、保障房等多个渠道向市场集中涌来,且至今依然从严从紧,在开发商融资渠道严重不畅和调控政策年内不可能放松的情况下,房企在今年剩余时间的销售状况将直接取决于其定价策略。调控政策“收或松”、开发商“抗或降”,或许都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转折点。进入9月后,“以价换量”已经频繁出现在房企的各种表述中。这也意味着部分房企正在考虑根据市场情况实施积极的定价策略,房价下降的通道正缓缓打开。

  房企资金链风险:狼还有多远?

  “五大调控利器”降温楼市 房价拐点渐显

  楼市新政“新国五条”实施周年 房价拐点渐显

  楼市“金九”惨淡收官:一线城市十一酿变

  多数楼盘降价不力致滞销 楼市“金九”惨淡收官

  “金九银十”变“冷九寒十” 楼市量价齐跌几成定局

 “以房养老”难成气候

  “银十”有戏?房价是否到了“拐点”

  楼市新政周年拐点将现 调控仍须深入谨防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