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七条”的缄默是另类提案
去年,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小组讨论会上痛批官场歪风,直陈“说真话越来越难”,并提出7条解决之道,被网友赞为“张七条”。今年,张维庆三缄其口,不愿接受采访,大家不禁期待“张七条”今年会放什么炮。昨天上午,张维庆终于在小组讨论会上开口,再批官场怪相。(12日京华时报)
因为炮轰官场歪风,张维庆曾经受到公众热捧,并赢得了“张七条”的雅号,今年两会期间,大家自然对他充满节更多的期待。可让人多少有些失落的是,“张七条”的锐气削减了很多,虽然在小组讨论会上再批官场怪象,语气却明显“温柔”了许多,会前会后更是三缄其口,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这些年来,委员代表越来越敢讲话、敢质疑、敢批评,让人欣慰地看到了两会会风越来越开放开明,也足以表明政府官员越来越具备直面批评、责难的勇气和胸襟。“张七条”今年的发言没了往常的犀利,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官场作风有了切实的、明显的改善使然。
不过,从其有意回避采访,我们却隐约感觉到他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内心掩藏着不难想象的无奈。毕竟,少数官员听惯了奉承、恭维的声音,对批评的话、反面的意见,特别是直指要害的炮轰,难免感到刺耳、不舒服。而身为前高官,张维庆如此大揭官场歪风,也难免让人视为官场另类,产生抵触情绪。
“张七条”既躲着记者保持缄默,又忍不住向官场怪相继续开炮,这样的微妙表现,其本身不啻是一种“另类”提案:希望广大官员、政府部门在作风的改进上态度再诚恳些、行动再实在些、效果再明显些,提了等于没提,大家自然懒得再多说;要再多一些宽容、接纳批评的雅量,让大家敢说、愿说、乐意说。
只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蔚然成风,民主精神才能在两会中得到进一步张扬,广大委员代表才能真正做到仗义执言、平等协商,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务实性的意见、建议、对策、措施,才能有力推进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合理,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