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食盐事件 不仅仅是造谣者的责任


抢购食盐事件  不仅仅是造谣者的责任

                      陶凯龙

据青岛新闻网、东北新闻网报道:日本核辐射危机对我国民众的影响仍在持续扩撒。继网络疯传各种防核辐射方法被证实是谣言后,最近又爆发了全国各地抢购食盐的风潮。市民抢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我国目前的食盐全部是加碘盐,其中含有碘酸钾,关键时刻用来防辐射;另外一种就是广东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

针对这样的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进行网络搜索发现:互联网新闻在一天的时间内竟然达到数千条,成为热点新闻。于是相对应的是有一则笑话: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的还没吃完!

通过新闻不难看出:之所以出现食用盐抢购的现象无外乎谣言的作用,公众百姓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为了健康和自身生存的需要,面对突发事件第一反应就是维护自身生存。

而在这场闹剧中,扮演不良角色的是有一些不良的商贩趁机哄抬物价并且恶意造谣,形成哄抢日用品,这里成全的是不良的商贩,造成损失的是普通公众消费者。

从另外的角度也反映出,政府和主流舆论显然对于这场危机的被动。信息的封闭和不科学的猜测造成谣言的成因。而本来应该在里面扮演主要角色的政府和主流舆论没有发挥应该的作用。

普通公众面对意想不到的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缺乏应有的常识,就这场国民抢购食盐事件来说,国内专家和权威机构发出声明: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而针对海水受辐射污染这种担忧,关键要看日本的核危机是否进一步恶化。但是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不用担心。因为中国大陆离日本很远,海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广东省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的食盐是海盐,而且我国矿盐资源充裕,不会供应不上的。

2003SARS时,抢购板蓝根、84消毒液、口罩,比这次更让人记忆犹新。2010年的蜱虫咬死人也把中国人吓得要命。这些谣言开始可能只是几个人无意中说起,可能也没什么恶意,但一旦进入网路传播就病毒般发作,如果再有好事者或无良商人借机烧上一把火,一夜之间中国人就癫狂了。

中国人喜欢抢购,一方面缘于早年物资匮乏造成的阴影,另一方面就缘于对谣言的轻信。

可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作为政府和权威媒体在这里应该先出公信力权威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取决于部门职能,另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责任感。

市民抢购食盐事件是一场社会危机,政府和媒介及早预防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才是真正为民的根本,这不仅仅是对于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