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革命论民主,关键是要团结一心!


民主是跨越种族、肤色、地域、文化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个结果是勿用质疑的,不同的只不过是有的国家是过去式,有的是现在进行式,有的是未来式。用一句精彩的广告词来总结:民主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些为民主作出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历史将永远铭记。但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十几亿人,出不了甘地、马丁路德那样伟大的人?我的回答是:因为中国人一直缺乏一种凝聚力。

 

一,中国人不团结,不协作!

 

大部分中国人对待革命的态度,就如同两个正在谈恋爱的人一样,他们都希望对方先付出感情,这样自己才不会受伤。一方面是希望别人负责播种,自己负责收获,因为占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另一方面,是谁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为了保险,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但大部分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还是会满腹劳骚,发泄一下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而权力,就像是一块博弈,你往前进一点,就会后退,你一直后退,他就步步紧逼。这就像有人在胡同里遇到了流氓,你因害怕流氓,而有些惊慌失措,而流氓则看到了机会。他开始他骂你,这时你不敢吱声;接下来他就开始试探性的打你一嘴巴,你还是不敢反抗。接下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开始脱你的衣服,搜你身上的钱财。直到这里,你还在往好的方面想,破财消灾就好。但流氓从来不会因为你善良和妥协而放过你,他们只会得寸进尺。接下来他开始要你每个月都交保护费,否则他威胁会伤害你的家人。最后威迫你加入流氓团伙,直到把你也变成了流氓团伙中的一份子。

 

有人说,大部分的中国人目光是比较短浅的,他们只会看到眼前利益。当身边的朋友或同事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自己站在旁边看热闹,而轮到你自己受侵害时,以前的这些同事或朋友又成了另一个旁观者。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现实,那就是被害者永远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他们永远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什么当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你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因为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受侵害而反抗,对别人被不公正的对待选择了沉默。这种冷漠,让每个人的呼声都很渺小,为别人抗争是出于公心,这是大德,为自己的私利反抗,这是小我。

 

二,中国人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力,也没有冒险精神。

 

如果从流氓与你相遇的那一刻开始,你就目光坚毅,充满自信。当他敢骂你打你的时候,你就开始捍卫自己的权利,当你做出了很强烈的反应,他们就知道打你,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当他们知道你的底线,就绝不会敢把你关起来。而大部分的人,会选择一直往后退,直到背后是悬涯,直到自己无路可走。中国人很少会冒这个险。

 

中国人往往是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冒险。而事实上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你力量最薄弱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被自己的生存问题困扰着,会被家人的安全困扰着,会权衡得失,精力被分散了,往往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抗争。这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一样,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可能治愈。因为越早发现,病毒还没有在你体内形成一股势力,这个时候你的自身免疫系统还是占上风的。而当你拖延时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病素就会扩散全身,最后变成了癌症。

 

全世界中,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宽容的民族,耐受性最好。一直妥协的结果,就是不公正待遇成了一种惯性,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了你人生的命运。这个时候,你不会怪制度不好,你只会怪自己的命不好。

 

三,权力至上—东方政治文化特征

 

金庸武侠小说卖的好的原因,是因为碰到了一个真正缺少侠客的年代,所以人们把现实中的困境,变成了武侠小说中的幻想。让“侠义精神”变成了神话。尤其是物质社会的今天,金钱至上的最高原则之下,让国人很难有什么祟高的政治理想,很多人能想革命的理由,只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才挺而走险。而不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不公平,要为他人打抱不平。

 

东方的政治文化特征,向来看重权谋。与西方的政治文化不一样的地方,一是东方人的政治斗争,往往是私下的不公开,在桌子底下的争斗。西方人尽管表面上斗争死去活来,水火不融。但一旦通过民主投票,有了一致意见。大家还是要心平气和的共同遵守和履行决定。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君子是和而不同,小人是同而不和。在这个政治游戏规则之下,中国历史上才出了那么多“流氓领袖”,不论是洪秀全,还是袁世凯,最后他们把革命成果变成个人利益,让人们对革命越来越失望。而像孙中山那样的真正为了革命而革命的人,仿佛成了稀世珍宝。这让中国人很难相信,有谁成了革命的领袖,最终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谁愿意为了成全别人,而牺牲自己?

 

意见领袖、精神领袖、革命领袖的区别

 

李承鹏最近写的关于民主的两篇文章,写得很好。我在微博上评论中曾这样写道,这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中国人应该有的想法。详情大家去看李承鹏的文章。而韩寒我不想把他打入五毛之列,那样反而逼他走入另一个阵营。但韩寒的行为还是会让人有些质疑,他在自己的新书将要发行之时,发表这三篇文章,是为了让五毛放心,新书的政审好通过一些,还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增加新书的发行量?

 

我认为领袖分为三种,分别是意见领袖,精神领袖和革命领袖。什么是意见领袖?就是迎合人们心理最表层面的需要,把他表达出来,获得公众认可。这个层面,往往是人们心里最舒服的那个位置,让很多人为自己的中庸,而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什么是精神领袖?就是让人们思考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并引导这种需求变成主流的价值观,尽管这种价值观可能会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背景有反差,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如马丁路德。什么是革命领袖?就在是精神领袖的基础上,把这种理想付诸于行动,并最后取得成功。代表人物比如孙中山。

 

韩寒成不了孙中山,是因为韩寒太年轻了,不到三十岁就名利双收,而且是大名厚利。太早成功让他很难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因为他现在己经很成功了,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他不会放弃到手的这一切,而选择另一个更艰难的人生的奋斗目标。而看看孙中山,一生颠沛流离,五十几岁之前一直过的流亡的生活,并且不得志。所以政治和革命理想成为了他人生的全部奋斗目标,是他一生的追求,所以他对三民主义才那样坚持,从不轻言放弃革命。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家的人生经历。

 

作者:风青杨    微博:http://weibo.com/youyou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