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竞争:新时期旅游传播的核心
“注意力”本来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能力,即关注的持久程度,它具有选择性、集中性、排他性特征。在经济学语境中,注意力涉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实践中更多的是指需求方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即公众关注某一事物的持久程度以及对公众注意力的聚敛和追求程度。经济学界对于注意力的关注始于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Goldhaber)1997年在美国著名杂志Hotwired发表的《注意力的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一文。该文指出,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成爆炸态势,注意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并将注意力理论描述为明星效应。Thomas H. Davenport 和John C. Beck也指出,信息泛滥正在导致注意力的缺乏和混乱,即很难取得任何人的注意。注意力的缺乏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组织在营销活动上的花费要比制造产品本身来得更多[13]。
传播除非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否则就是无效的。在这一过程中,引起足够的注意力是旅游产品进入旅游者选择范围和决策机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决定旅游信息传播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对于多数旅游企业而言,旅游传播成为竞争注意力的根本手段,传播者为争夺旅游者的注意力而不遗余力。旅游产品的文化属性加之旅游者注意力的弹性特征,使得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的旅游传播具有了无限的创意空间,传播媒介与内容的创意含量成为争夺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根据旅游产品和细分市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策划人员的创造力,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才能形成新颖、独特的传播方案,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促成旅游决策。大堡礁就利用金融危机时代人们对理想工作的向往和对“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的猎奇心理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通过全球“海选”、招聘工作助理、披露工作经历等手段持续吸引了更大范围的注意力。对注意力的成功经营与管理,成为这一推广活动成功的直接原因。资料来源:李庆雷,娄思元,王叶. 旅游创意传播初论[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25(5):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