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我抱怨:到现在我们也搞不明白到底怎么拿地。谈了这么久,连一个靠谱的说法也没有!
朋友说的是如今炙手可热的深圳前海。关于如何在这个被圈定为“特区中的特区”拿地,坊间流行甚广的一个说法是“只租不卖”。
也就是说,原先通行的土地买卖在前海会被禁止,包括通过招拍挂方式拿地,甚至像很多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实行免地价的办法,对于前海可能都不会做。作为前海土地的“主人”,前海管理局不愿做“一锤子买卖”,把前海土地整备完成之后一卖了之,此间更传出,前海管理局将以土地入股方式分享升值红...
作者文章归档:李宗苗

南京标杆豪宅降价跑量 楼市下行通道洞开
南京标杆豪宅降价跑量 楼市下行通道洞开
再穷不能穷实体,再富不能富地产,再伤不能伤民心。中国折腾这么久,这次总算有了共识。
李宗苗/文
微博上的一条消息今天在南京楼市炸开了!天正滨江,一个在南京颇具代表性的标杆豪宅在今天下午早些时候宣布降价,7套特价房最低价降到15980元/平方米,最高价到17980元/平方米。按最低价,相当于此前均价打七六折!而且,据说除了试水的7套特价房,开发商可能会根据市场反应继续“出招”,快速跑量。
政府限购,银行限贷,楼市购买力因...
让Townhouse成为历史的翻页
让Townhouse成为历史的翻页
市场交投旺盛的时候谈专业和理性是多余的,各类资金围巢下,大豆、大蒜、食糖都无法幸免,号称货币战争年代“避风港”的中国房地产,自然不在话下。而随着严厉的政策出台,市场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买家“迷途知返”,两极分化下,联排别墅可能很受伤
文/李宗苗(闻锐传播机构)
在生物界,有一个概念叫“物种入侵”,即引入某个物种本来是基于一个良好的目的,但最后它却破坏了生物界的平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错位:联排别墅“鸠占鹊巢”
联排别墅就是这样一个“物...
让Villa成为历史的翻页
让Villa成为历史的翻页
别墅批地越来越少,做出了味道和感觉的别墅越来越少,而中国富人这些年可以说是在爆发性增长,其对大平层的需求发生剧烈的分化,这一块市场的供需矛盾好比堰塞湖,越积越高,越来越大,大平层的“黄金时代”可谓呼啸而来
文/李宗苗(闻锐传媒机构)
前段时间一位在国内做实业投资的澳藉华商向我抱怨:在国内买不到房。他讲了三条理由:一,稍有点规模的别墅入住率低,晚上黑灯瞎火的,住起来感觉不踏实;二,成熟一点的太吵,他原来在深圳华侨城有一套大平层,住了好些年,后来发现经常堵车,卖掉了;三,很多看得上眼的房子内部装修太豪华,贴金镀银,那是用来住的吗? ...
刘建锋:钱云会案手机与微摄视频调查记录
钱云会案手机与微摄视频调查记录
【王立权家属称全家被迫作伪证、手表视频造假】
【视频未做真伪鉴定,律师质疑其与多项证据冲突】
【关键证物钱云会手机被警方提取但未呈堂,涉嫌隐匿】
【呈堂处警单记载案发于9时30,与警方一贯说法9时45冲突,但与自称目击谋杀的证人口述吻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几个观点:关于“新国八条”、渝沪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26楼市新政即“国八条”最厉害的地方,一是扩大限购范围至全国城市政府,二,不满5年转让,营业税从原来按差额征收改为按全额征,三,继行政手段、市场手段之后,现在加入一个组织手段来调控房地产价格。
大的方面不说了,关于房地产应该如何调控有效,也不说了,说了没什么用,中央有中央的逻辑,商业有商业的逻辑。最主要的是,如果执行到位,如果不出意外,1.26新政将对2011年楼市起到速冻的作用。对不起,我再一次使用了“速冻”这个词,此前,2010年我用过两次,但市场不仅没有“速冻”,而且在货币超...
留存。
钱云会案证人调查记录
多位证人呼吁中央派出专案组彻查钱云会死亡案;
工程车被指证当天9时25分即停在死亡点 五米外;
全程目击证人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签署保密协议,并保证对中央调查组出面作证,证实亲眼看见钱云会被谋杀过程;
调查显示案发时间应为上午9:30左右而非警方公布的9:45;
钱云会死前有摁下微摄录设备按钮从而拍下死亡过程的可能;
相关证据,正等待中央派出调查组走访取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建锋
2010年12月...
大开发商为什么敢大把砸钱拿地而不敢精雕产品?
大开发商为什么敢大把砸钱拿地而不敢精雕产品?
李宗苗/文
面粉贵过面包,大开发商面不改色,拿!一开发商老总一语道破天机:不拿地,死路一条;拿地,还有一条活路。
大开发商逐渐坐大,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他们不愿精雕细刻产品,提高产品溢价?
据说是因为行业政策多变,不稳定,大开发商只好快出快进,以价换量,以量换规模份额。
政策多变的确让开发商头疼,尤其全国布局的大开发商,一旦踩不上点,跟不上趟,资金链可能就会断。
但是,是这么回事儿吗?
前些日子,我发了条微博,我说,全国除了绿城、龙湖等少数开发商还在认真盖房子,大多...
有一种变化叫坚持
有一种变化叫坚持
文/李宗苗
当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遭遇可能的通货膨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今年是调控年,没错!相比2007年下半年甫一出台即“速冻”楼市的“9.27房贷新政”,今年上下两个半年决策层两度祭出的“麻辣狠招”,无论力度还是精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时至今日,成交依然活跃,购买力仍然旺盛,投资需求刚性日益显现。舆论似有默契地不再把板子打在开发商或地方政府身上,因为,流往楼市的钱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太多,泛滥成灾。
有一些话题,仍然沉重
今年于南京一些开发商而言,着实难熬。两年前靠降价策略命逃一劫的项目,正好...
没那么简单
文/李宗苗 (闻锐传媒总经理)
南京楼市有时很诡异。
前一天所有的开发商还在为浦口新城“地王”的诞生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后一天苏宁睿城就高举降价大旗轰动全城。当业主朋友们都还在为南京楼市整体水平的价高质次愤愤不平时,一则南京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越一手房的消息把这座城市踏踏实实地挤进了“一线城市”队列——目前为止,除了南京,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得享此“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