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天宇

号 悠然居士

2001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管理专业 本科。

佳信思维理论学派创始人

佳信测评首席分析员

生命感言: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着无数过而即逝的瞬间。

    在这些过而即逝的瞬间里,物质的体验可以证明我们肉体的存在,责任的承担可以证明我们灵魂的存在。

    作为个体我们都是有限的,可以追求的只能是证明自己肉体和灵魂的曾经存在。

    但是作为一代人,可以做到的就是更好的延续人类的生命,没有理由抱怨先辈,我们的出现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努力,轮到我们要做的只是更加努力的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承担起的责任,直到安心的将人类延续的责任稳稳的交在后辈的手里,让生命永远不会逝去!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M S [email protected]
Mobile-13801956514(上海)

国六条:其心可嘉、其行可疑、其果可怕



        国六条的出台,被很多人认为是针对房价泡沫的新一轮宏观调控风暴即将拉开。但是笔者仔细研读之后,认为“其心可嘉、其行可疑、其果可怕”。
       其心可嘉
       笔者所说的“心”,是从立意上来看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价格问题的调控决心日益坚定,将房价提到政治高度的许诺正在排除各种困难,积极推进,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先进的“构建和...

Read more

我为房市愤青说句话


真是一个名词爆炸的时代,这两天突然高频率的看到一个有趣的词汇,“房市愤青”,呵呵,还有一位马越先生给出了一个定义,摘录如下:

第一,固执地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如北京9成的房屋都没有售出上海降50%,北京起码降30%”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调整,政府手中所掌握的王牌有几张的观点;

第二,动辄摆出为民请命的姿态,使用激进狂热语言和文字,热衷于众口铄金的效果:如要鼓励民众的住房消费是根本不可能的取消房地产开发商

第...

Read more

潘石屹偷走了我的氧气


根据平衡原理,当总量一定时,一个分量的增大,意味着另一个分量的消减。当老潘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的时候,悠悠瞬间感到自己的氧气不够用了。

 

在市场经济里,有一个“天理”就是一切应该让市场作主,哪怕要调控也要用市场的手段。对于此,悠悠是不敢有任何的怀疑的,不是心服,而是害怕被自由和民主的矛刺成蜜蜂的家。

 

当然,大家害怕政府用行政的手段来干预房价,是可以理解的,至少截至目前大大小小的“家”们自己还没搞清楚房地产到底怎么了,指望他们来制定出合理的行政手段简直就是“两块钱中五百万——小...

Read more

房价上涨的基础不曾动摇,上涨趋势依旧(座谈发言简摘)


    经过一轮政府干预,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对房地产产品价格的预期,即主升派和主跌派。从表象上看似乎形成了经济运行必要的博弈性,但是细致研究两派观点背后所支持的逻辑不难发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主升派主要以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机)商为主的阵营,其观点的依据主要是作为看好房价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是重点城市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特殊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城市魅力”效应明显,人口聚集现象依旧,新暴利行业虽然出现速度降低,势头减缓,不过依然存在,且比较集中,更为主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升降与地方政府在...

Read more

区域整合是经济全球化不可跨越的必要阶段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一直以来没有公认的定义,尽管被广泛引用但是只限于对一种远景现象上的描述,基本上是指形成世界统一的大市场即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

这一趋势曾经被世界主流观点认为是迅猛而直接的,但是随着一系列世界文化、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原本高调且乐观的发展态势受到各种形式的冲击和抵触。目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以区域整合为特征的迂回发展阶段。

国家间生产力水平发展差异缩小是导致出现区域整合的核心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生产力水平呈现出一些新的...

Read more

高房价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我们的研究发现不断提高的房价正在给国民经济酝酿和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            垄断地位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投入不计成本。

在房地产市场进入第二阶段价格上涨,出现垄断地位的房地产开发商,鉴于自身的盈利水平,容易普遍产生只要有房产品供给就可以保障高额利润的错误认识。正是这种建立在盲目乐观和自信的基础上的判断,以及需求方尚未突破支付底线而艰难支持暂时被动地位的市场假象,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加大投入不计成...

Read more

房地产市场的错误认识:某一区域的房地产产品是必需品。


  “房地产产品是必需品”,这是房地产市场各方普遍持有的观点,是供给方借以垄断的依凭,也是需求方被迫放弃争取公平交易被迫接受垄断价格的原因。但是佳信测评认为,如果以此作为某一区域房地产产品价格上涨的依据,就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而在这个认识误区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列错误认识用以支持房价上涨的合理性的现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垄断的存在。

    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引起人口流向某些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区域优惠的政策导致这些城市的投资成功率较高,从而吸引大量投资并客观的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而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在城市基础建设、公共...

Read more

麦当劳错在哪里?


财经时报》总第629期头版时评《麦当劳们得罪了谁》,读后令人费解。

文章首先以麦当劳的反击作开场白“就是中国人早餐的最爱——炸油条里面,也会含有这种致癌的‘丙烯酰胺’——淀粉过油炸,这个‘胺’就会自然生成。”并对政府、专家和执法人员对油条的熟视无睹“深表遗憾”。接着借用中美烟草业的差异,表达了评论员的观点“检察官要找麦当劳的麻烦,让美国人看看热闹并不稀奇,不过这也让中国人围了上来,就有些蹊跷。”更对“关注&...

Read more

新经济时代看投资问题(五)


第四章 投资的评价标准变化与投资行为变化

从理论上讲,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收益,强调收益的特征也是评价投资行为的不变核心。在第二章讨论社会投资理念时,我们提到由于竞争的出现,投资存在了合理性问题的判别,即是否能够受到需要的认可和接受。而从实际操作中,随着主体类型的丰富,参与经济生活的方式以及要求收益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主体合理性的判别、收益的衡量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章从共性的角度引入几个概念,试图把握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投资行为变化的大体趋势。

(一)投资评价标准问题

1.成本认识

熟悉投资的人都知道,在判断投资行为的过程中,成本问题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传...

Read more

新经济时代看投资问题(四)


第三章

主体作为投资活动的承担者,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在第二章中阐述过了。本章主要分析在新经济趋势下,主体所发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和其实质。

投资属于理性经济行为范畴,其理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理性选择。主体的理性选择正是经济生活中最敏感、最活跃、最具搏奕性的环节。而主体为了适应变化进行理性的选择为我们研究主体的变化提供了线索。

第一,主体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现有的条件下,回答什么是主体的问题已经具有十分的难度,只能基于目前主体存在的普遍共性给出一个大致的条件,即(1)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控资源(2)有明确的职能或功能(3)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并能够自由的参与社会活动。对比以往的认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