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戴绪霖

药学专业人士,对宏观经济和市场营销感兴起。

看病贵,贵在何处


看病贵,贵在何处

看病贵是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今后医改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可看病贵,到底贵在何处,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很多人将看病贵同高药价紧密相连,认为高药价是导致看病贵的一个主要原因,主张不顾一切地降低药价,甚至要求实行零差率。笔者认为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不是简单的打针吃药、开刀理疗的问题,只有通过准确的诊断、优质的治疗方案以及合理用药等各种治疗手段才能发挥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药物等治疗手段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正确的诊断和好的治疗方案。药价再低,如果诊断不准,治疗方案不佳,不仅治疗效果不会好,还可能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导...

Read more

大幅提高起征点反有损低收入群体利益?


大幅提高起征点反有损低收入群体利益?

财政部17日公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

但这是真实情况吗?从静态的、孤立的角度看,财政部毫无疑问是对的,将扣除标准提高至3000/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税负只能减少100/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350/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受惠175/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1050/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0000/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仍然只受惠175/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2...

Read more

危机猜想


危机猜想

一、物质不等于财富

人们知道货币的增加不等于财富的增加,因为货币的价值会受通货膨胀影响;但将货币与其背后的物质挂钩是否就合理了呢?我看也未必。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先讲个故事。

话说原始社会有一个匠人兼伐木工,一个猎人,匠人兼伐木工有两把斧子,猎人有两只死山羊,匠人兼伐木工砍木头只用得上一把斧子,猎人在山羊变质以前只能吃完一只山羊,因此如果他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财物,则匠人兼伐木工就有一把斧子多出来没有用,猎人有一只山羊多出来没有用,好在他们找到对方,将多出来的东西与对方交换,这样他们一起拥有的东西总数没变,但却都多出了有用的东西。

所以,物质不等于财富,物质只有到了需要的人...

Read more

建议取消出租车牌照配额限制


建议取消出租车牌照配额限制

很多地方买一辆出租车不到10万元,而一辆出租车的牌照却卖到了230万甚至450万元,这毫无疑问增加了一般人进入这个行业的难度。

那一个牌照为什么会卖到那样的价钱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控制牌照发放配额,让本来可以容纳1000辆出租车的地方只有600辆出租车,出租车少了,坐车的人就不得不多掏钱坐车,因此出租车的牌照也就成了稀缺之物。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严格的限制出租车数量,难道出租车的存在也有什么问题?或者说有问题又为什么允许它部分存在?笔者想不通,相信很多读者也想不通。据说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必须限制出租车数量,否则城市交通将拥挤不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

Read more

经济适用房根本不该建


经济适用房根本不该建

经济适用房既没有效益又没有公平,我反对。日前,茅于轼再次把矛头对准经济适用房。他指出,经济适用房效率低、不能创造财富。一个商品要尽其用,怎么能够尽其用?提高它的价值,一套房子能够卖100万,你就不要卖80万,有人出100万,你就应该卖100万,现在的经济适用房是,有人出100万我只卖80万,房子的价值没有提高,所以它是没有效率的,往往是要赔钱的。为什么又不公平呢?经济适用房确实比较便宜,这个便宜从哪儿来?不是经济适用房的钢筋混凝土便宜,不是劳动力便宜,而是土地便宜。是政府低价拿地,拿来盖经济适用房,这个价差来补贴城里人买房,你说这个合理...

Read more

看不懂的成本调查


看不懂的成本调查

你这个东西多少钱生产出来的?

干吗要问这个?

我好帮它确定一个交易价格呀。

这可不是理想国里的一个故事,而是我们国家发改委当下正在作的事情。前段时间他们下发了一个《关于开展药品成本价格调查的通知》,要求以各省、市为单位,组织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填报药品成本和价格调查表。主要目的就是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的成本、价格,便于及时制定调整政府定价。

这让我想起了我读书时候的事。当时我们读书国家是要发生活补贴的...

Read more

救灾的经济帐该怎么算


救灾的经济帐该怎么算

今年中国北方大旱,有些老百姓觉得个人投资抗旱划不来,有人就问抗旱需要算帐吗?这肯定是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凡是有点经济学头脑的人绝对都不会这么问。而问的人实际上也绝对不会不算帐,绝对不会什么都不顾就追求一种东西,绝对不会不睡觉、不喝水、不要家里的电脑电视,就一门心思要小麦。

既然救灾要算帐,那么这个帐该怎么算呢?

我们知道算任何帐的目的都是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这个前提出发,来看行为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划不划得来。

以抗旱为例,我们知道旱灾会导致粮食减产,而减产的结果必然导致受灾群众的收入,导致粮价上涨,消费者要出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样多的粮食,减少粮食的...

Read more

谁让我们的孩子这么累?


谁让我们的孩子这么累?

在国家正准备启动教改之际,安徽高三学生章锐的文章《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也可能有子女上学,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孩子的课业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但虽好象比我们多学了点电脑什么的,但整个动手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又不比我们强。

这中间肯定出了问题!而具体是什么问题我想尽管大家都争论得很厉害,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不复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作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必然不经济。因为我们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时间用来学数学了就必然没有时间用来阅读、散步、聊天、睡眠…&h...

Read more

象厉以宁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是少点好?


象厉以宁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是少点好?

36,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厉以宁委员说,决定房价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地价。……假定地价下降了,房价跟着就下降了。36中国经济网)

呵呵,是吗,地价决定房价,这样的经济学家也有,真是自成一派!任何稍微懂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供需决定价格,什么时候变成成本决定价格了?好呀,如果世界真的变成这个样子,那就真太简单了,谁也不用动脑子节约成本,反正多花钱没什么可怕的,价钱不是随着成本自动上涨吗?

好在常识告诉我们,世...

Read more

劳动法、利率与劳动分配率


劳动法、利率与劳动分配率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劳动分配率过低严重限制了国内消费,过去一直当成优势的“廉价劳动力”实为我国经济的一大软肋。可如何才能提高劳动分配率,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进而促进内需呢?

有人主张采取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就可以做到,新的《劳动合同法》就是这一思想的最集中表现。而稍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没用。只要允许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就绝对只会选择成本最小的生产组合,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尽可能多的商品,就必然要求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益相等,即用在雇佣员工身上的每一分钱与采购设备上的每一分钱的效益都相等,否则这钱就肯定要流向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