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轶清

杨轶清,浙商研究专家,商业思想和企业策略学者。长期致力于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交融。
杨轶清是提出浙商概念第一人。2000年,杨轶清策划出版了《财富与未来-走近浙商》一书,这是最早的一本浙商概念专著,吴敬琏先生为该书作序。
杨轶清还是《浙商制造:草根版MBA》和台湾版《MBA没有教的致富之道》(帝国文化出版社)以及《谁也保不住铁饭碗,失业:九十年代第一危机》等专著的作者。2004年在台湾出版的《MBA没有教的致富之道》,定价320元新台币,由台湾知名出版商推出,受到岛内相关机构的推介和好评。

现任: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两浙民企管理诊断促进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报集团《浙商》杂志策划人/浙江人民出版社“浙老虎”书系总策划。
同时担任5家中国行业领先企业的常年顾问。
“投石问路”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市场中国、智勇浙商的前行方式,在开始摸不到石头的时代,一直在努力的杨轶清希望能够成为一块小小的“石头”。

民营企业的困境刚刚开始?


  一.被夸大的危机?

  大约一季度末开始,温州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近年来外界对温州关注的目光类似,这次也是“偏负面”。

  4月下旬,差不多是同一天,江南皮革和波特曼餐饮两家温州企业负责人失踪,另一家电缆企业三旗集团倒闭。这3家企业前仆后继倒下引起媒体注意,一时间,“温州经济出大事”、“温州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等说法不胫而走。资金链断裂是企业倒闭的共同表征,这次也不例外,而其诱因被认为是收紧流动性导致融资难。

  官方的动作似乎也在印证这些判断。5月4日,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主管部...

Read more

“穷老板”任正非和“小股东”马云


  华为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股东都有谁?传奇人物任正非的身家究竟有多少(任正非父亲是浦江人,我们一直视之为浙商)?去年华为正式公布其经审计的年报,这是华为创业22年历史上首次公开公司的股权结构。而揭开的谜底令人意外: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正宗私营企业,而任正非仅持股1.42%。非上市、私营企业、创始人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任正非,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之低,称得上奇闻。我相信,华为今日的业绩与地位,与任正非的低持股之间,一定存在充分的因果关系。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3%;净利润为238亿元,净利润率为12.8%。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超越...

Read more

温商为什么还是一匹野马


  按理说,温州是浙江省最有条件诞生全国性民营银行的策源地。因为温州商人遍布东西南北,温州民间资本雄厚,而且温州人金融意识强。然而,宁波银行[9.84 0.31% 股吧 研报]已经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商行上市,台州诞生了至少三家走向全国的民营银行,杭州银行有时可以排到全国同类银行第一名。县级市义乌,也有了一家获准跨地区经营的稠州商业银行。而温州只有一家民营的温州银行。率先拿到全国第一个财团类企业注册的中瑞财团公司,高调亮相之后一直悄无声息。而温州上市公司数量,在浙江省地级市也只能排在七八位之后。也就是说,有组织的金融业态,温州全面落后。

  多年前批评温州民间资本像大草原上的野马,有活...

Read more

民企苦乐不均两极分化 协调发展难度加大


  一、民企受冲击比较大

  大约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浙江中小企业日子难过的新闻此起彼伏,成为省外媒体报道的热点。客观地说,即将过去的上半年,浙江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拐点性的波动,民营企业包括中小民营企业基本面总体正常,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但为什么会风声鹤唳,出现这样“杯弓蛇影”式的过度反应呢?

  2008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一是与浙江产业结构有关。浙江产业结构为外贸导向型,外贸出口占GDP比重比较高,在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的影响下,企业的销售...

Read more

钱为什么这么贵?


  整体流动性并没有实质紧缩,借贷成本却急剧上涨。“钱”本身成了被炒作的对象,这是令人沮丧的现象。

  从资金供求关系上说,供应端并没有急剧减少。今年一季度中资全国性大银行新增贷款有所减少,但中资中小银行新增贷款还在增加。而从实体企业溢出的逐利游资总量庞大,无法精确统计。

  而资金需求侧并没有放大,相反存在萎缩趋势。温州工业园区今年1-4月经济运行报告显示,该园区今年没有新增投产企业,转产企业4家,而停产企业达10多家。

  也就是说,供求关系并不能支撑“钱贵”的结论。但我们的实际资金成本却一路走高。今年以来的许多企业的...

Read more

民营企业困境刚刚开始?


  一.被夸大的危机?

  大约一季度末开始,温州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与近年来外界对温州关注的目光类似,这次也是“偏负面”。

  4月下旬,差不多是同一天,江南皮革和波特曼餐饮两家温州企业负责人失踪,另一家电缆企业三旗集团倒闭。这3家企业前仆后继倒下引起媒体注意,一时间,“温州经济出大事”、“温州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等说法不胫而走。资金链断裂是企业倒闭的共同表征,这次也不例外,而其诱因被认为是收紧流动性导致融资难。

  官方的动作似乎也在印证这些判断。5月4日,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主管部...

Read more

任正非这点股权还能管住华为吗?


  华为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股东都有谁?传奇人物任正非的身家究竟有多少(任正非父亲是浦江人,我们一直视之为浙商)?去年华为正式公布其经审计的年报,这是华为创业22年历史上首次公开公司的股权结构。而揭开的谜底令人意外: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正宗私营企业,而任正非仅持股1.42%。非上市、私营企业、创始人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任正非,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之低,称得上奇闻。我相信,华为今日的业绩与地位,与任正非的低持股之间,一定存在充分的因果关系。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3%;净利润为238亿元,净利润率为12.8%。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超越...

Read more

董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董事长和董事的差别大不大?翻检名片就可以知道答案。即使印有“董事”字样,也往往连着总经理、副总裁等身份,要找到几张只印着“**公司董事”头衔的名片还真不容易。按理作为决策成员的董事位高权重,为什么喉咙不那么响,腰杆儿不那么硬呢?

  按照“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的逻辑,那就是“董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其隐含的意思大约有这样几层:其一,董事不算什么官;其二,在很多民营企业,董事会无法承担应有职能甚至沦为摆设,董事会的实际地位确实不如公司法或公司章程定义的那么重要。其三,很多民企董事长往...

Read more

“穷浙商”任正非为何不怕失去控制权?


   

穷浙商任正非为何不怕失去控制权?

杨轶清

    最具票房价值的中国企业家名单上,任正非肯定有一席。不仅因为他名气大,而是他极度低调带来的神秘感。谁都知道任正非,谁都没有见过任正非”——据信任正非从没有在国内任何公开的会议论坛上亮相发言。对我们浙江老乡来说,这种一睹真容的心情尤其强烈,因为任正非籍贯金华浦江,是我们浙商中一员,但任正非先生同样没有参加过我们浙商的相关活动。所以,我们常常忘了他也是浙商。

  &nb...

Read more

浙江经济遭遇“产业空心化”困境?


  

浙江经济遭遇“产业空心化”困境?

杨轶清

    温州本土经济增长乏力多年来颓势未改,而近年来温州“产业空心化”现象日趋明显。最新的担忧是:温州产业“空心化”的困境会否加重和蔓延?

    1978年至2000年,温州GDP平均年增长率为15.6%,同期,全国为9.5%,浙江省为13.2%。而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温州快车悄然减速,2003年度温州市经济增幅达到之前6年来的最高点,但这一增幅在浙江11个地级市中仍然只能排名第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