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里,似乎哲学家比别的地方都多,因为我们这里随便抓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能轻松地讲解从量变到质变这类深奥的大道理。然而,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又多限于字面,那就是,数量多了,自然就有了飞跃,中学的老师们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他们在学校组织的辩论会也是这么侃侃而谈的。
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今年将突破1000万辆,甚至有望达到12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从2001年的234万辆,到2009年的1000多万辆,中国汽车的工业似乎将注定从量变到质变,这一次可会遵循这个大道理?
中学的哲学老师回答,是的。而大学的哲学教授却说,未必。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从一个汽车弱国发展成为一个汽车大国,尽管这是从数量上来讲的,但却不能否认变化相当巨大,可以说,这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谁也不能否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吧,照这么说,1000多万辆,世界第一,当然就是一种质变。在中学会考中,若提炼不出这样的结论,中学的哲学老师会很生气。
然而,在很多关键的地方,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还不尽人意。虽然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却不足,国际竞争力还不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量变有了,质变却没有同时到来,目前确实还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正是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还是那些优秀的企业对自身的要求,都尤其重视质变。看不到这一点,会吃大亏的。
可以想象,当中国汽车产销量正式宣布超过1000万辆时,不仅国内舆论相当高兴,就连国外媒体也会专题报道一番,传回国内,大家别提又是多么地高兴。切莫被这种兴奋冲昏头脑,我们必须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不能骄傲,骄傲了容易上当,要知道,老外是很愿意夸人的,他们擅长夸大其辞,这从他们的某些民族特性上得到印证,比如,他们大叫一声“Great”,你不要太乐观,这个Great,既有“伟大”这一层面的意思,又有“不错,很好”这一普通层面的意思。又如,在英语中,General这个词,本意指陆军上将,但同时出于礼貌,也称中将、少将为General,有一点早些年小镇路边的按摩店,小姐们见了科长,一律叫“厂长”一样的意味。
在看待突破1000万辆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有一个两分法。高兴肯定是应该有的,要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树立民族的自信心,但不能过了头,还要看到不足,尤其是,在这1000万辆的数据中,属于自主创新的成份还很不够,占据市场中、高端的汽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完全不尽人意,陷于低端市场的竞争而不能自拔,而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任重道远。这一切说明尽管量变有了,质变却还没有完全实现。
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是我们的经典理论之一。大伙对它已是耳熟能详,它经常被成功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想向这样的经典理论发出挑战显然是徒劳的。然而,量变有了,质变却没能实现,这一次是什么原因?是量的积累不够,可是“1000多万辆”,注定将是世界第一,还能叫不够吗?也许我们只能去大学再学习两年哲学,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