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源:深圳尚美佳机构董事长
初见刘凯,是在“非典”前期,正好摊上为北京五环外一个别墅项目做策划,文人的“臭味相投”使得我俩一见如故。
那个案子经我、刘凯及当时项目负责人王冲几次三番一通胡侃,弄出个“万万树”的案名,以别于当时楼盘命名的豪风与洋风。现在听来也挺受用,实际当时是取自北京天安门城楼再熟不过的政治口号后缀语“万岁万岁万万岁”,该项目的广告主标也定为“万树万树万万树!”发展商是政府干部出身,如此敏感的口号自然是赞叹一番后束之高阁,刘凯老兄则自顾自地以“万万树要革别墅的命”为题论出一篇流光溢彩的重头文章,经数家网站转载后令“万万树”名声大噪。
从那以后,才知道刘凯是早在全国造成影响的宽HOUSE、左岸工社等名盘的幕后推手之一,京城地产江湖名捕头是也,专抓有影响力的人和事下手下笔。
“非典”平息之后,“万万树”等低密度别墅项目遂成大热之势,我与刘凯的并肩战斗也暂告一段落。自此便很期待与他的下一次合作,因为我也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在房地产的激情岁月中酿出的醇酒般的陶醉,很真实,更浪漫。
等到万科“17英里”完全委托我来做整体的推广策划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凯,一个电话的私人邀请,刘凯就爽快地答应来看一看。
夏日午后的沿海公路上,我们在车里把许巍的《时光》放到极大音量,一起感慨我们这些年轻的中年人正在逝去的青春,一如后视镜里飞逝的风景。
万科“17英里”的工地纷乱不堪,我和刘凯坐在巨大的礁石上,看海浪拍打着石缝间的流沙,倒像是在地中海晒太阳。
草草一瞥之后,刘凯回到北京仅数日,就把一篇《17英里:万科叛逆之花》写就并发表了,并非涂脂抹粉,更不矫揉造作,让我们的眼前一亮,脑中一净。
文章在深圳掀起波澜,王石也禁不住过问刘凯其人,并亲口对我说:“文如其人,看这样的文字很有个性,真的是有感觉。”我将王石原话转述给刘凯,他则很突然地接受了,没有过多表示,但他说很钦佩王石的个人风格。到了“17英里”二期售楼处被砸风波时,没见刘凯因对王石的钦佩而手软,照样往别人的痛处下笔。
地产这几年屡屡被人痛骂,几成过街老鼠,原来的骄傲现在的低调,都是环境使然。当然,如果称之为“江湖”,尽管冠以“伪”字也自有其山头、老大、帮规、恩怨、情仇。
刘凯的落笔行文往往直指老大们的恩怨情仇,就有一种真义士的风骨。真义士没有山头,即不代表哪个利益团体;不谙帮规,即不太俯首贴耳;不当老大,即骨子里有一种文人的清高。
所以,每次去北京,刘凯都会热情地招呼我大嚼一通他最爱的韩国烤肉,充实、有味、过瘾。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