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家成

李家成,祖籍湖南长沙,戊寅年出生于汉阴城,大学文化,进修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高级研究班,中国记协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主任编辑,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石泉县农业局、石泉县委、汉阴县委、汉阳区委、汉阴广播电视局工作,历任文秘、主办干事、县中心通讯组长、副主任科员、局党组成员兼编辑部主任、副局长、局党组书记、局长、咨询。
前20年在党政部门工作,被埋没。中间20年在新闻单位工作,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殊荣。退休后20年,从事文化之旅和随笔杂文创作,被誉为文化学者和杂文家。
50多年来,在中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发表作品3900余篇,其中68篇获奖,40余篇被众多媒体转载。另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13篇。主要著作(包括纸质和电子读物)有《随笔杂文集》、《窥管集》、《汉阴风情》、《汉阴研究》、《汉阴文史大观》、《汉阴历代人物》、《汉阴古诗选注》、《安康走笔》、《广播电视论文选》、《老龄研究文选》、《灯下拾零》、《汉阴家乘选编》、《长沙来汉阴一支李氏族谱》、《居家养生宝典》等15部。2009年初始,先后创办了自媒体〖汉阴家成书屋〗、〖新浪博客〗、〖价值中国.李家成网站〗。
1992年出版的《中国县级新闻界人物》一书,被作为封面人物之一,向全国推介。同年作为中国记者协会代表团一员,出访俄罗斯。《中华群英录•新闻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广播电视年鉴》、《陕西广播电视年鉴》、《新闻知识》杂志、安康《夕阳颂》、《汉阴年鉴》等,均对其作过介绍。2008年12月获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学术著作奖,2011年9月获安康市政府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奖,其著作被选送参加了中国中西部文博会、陕西省旅博会。

汉阴古崖墓你知多少


崖墓,俗称老人洞,是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分单人墓、双人墓、多人墓多种类型,多数都是选择在河流两岸面水背山的陡峭崖壁上开凿。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地区,人们的丧葬有过不同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巴人聚居地区就已出现悬棺崖墓这一丧葬形式。巴人盛行祖先崇拜,“弥高者为贵”,认为对死者安葬得越高,越能体现对死者的孝敬。于是将死者的尸骨置于木匣内,或将尸体置于棺材内,安放在高处。如今,遗留在各地的悬棺崖墓虽然仍是一个千古悬疑,但它作为一道旅游风景,却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
汉阴除1989年安康文物普查队在双河口镇原红星村境内五里碥发现两处带有题刻的唐代崖…

Read more

汉阴喻氏系著名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后裔


据喻氏旧谱及新谱记载,北宋开宝九年(976) ,潭州太守朱洞用官府资金修建岳麓书院,聘请名士喻韬为首任山长兼教授,奠定了岳麓书院的基础。谱中介绍:喻韬,本名,字楚琼,又字子琼,号德彰,原籍江西袁州萍乡县黄江,后梁贞明二年丙子(916年…

Read more

汉阴梯田历史


汉阴最早的原始梯田产生于春秋战国,唐宋时已具规模,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只是古时梯田多为土埂“近水田”,相当一部分系“雷公田”、“望天丘”,塘坝、堰渠等水利设施不配套,遇到天灾人祸梯田容易被废弃或重新退为坡地。到了清代、民国,移民和本土农民恢复重建了大量土坎梯田。新中国,又掀起了一次次修石坎梯田高潮,并逐步做到了水利设施配套。可以说,汉阴梯田是历代山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是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它呈现出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所蕴含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

Read more

谎谬:汉阴最早县城在上七城墙岭


有人在文史资料论及汉阴城池的变迁中,认为汉阴最早县城(即安阳故城)在本县上七镇鳌头山下的城墙岭,敖头即鳌头。某些知名门户网站也跟着这样说。这是一种误解和谬传。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敖”同“鳌”两字不相通,字意全不同。“敖”通“遨”,是漫游、游历、玩耍的意思,正因为安阳城区是游玩的好地方才叫敖头;“鳌”是指传说中的大龟或大鳖,鳌头山系指山形像大龟或大鳖的头。所以,不能将此“敖头”当成彼“鳌头”。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鳌头…

Read more

山河倒置唯汉阴


历史上,中国人有个约定俗成,以大江大河的南北地理位置划“阴”“阳”,在水之南称“阴”,水之北为“阳”。作为中国第一大江长江最大支流、汉文化发源地的汉江,更是将江之南称“阴”,江之北称“阳”。顾名思义,陕南“汉阴”这个地方当然应该是位于汉江之南了,可是我们偏偏在地图上看到的汉阴县城清清楚楚地标于汉江之北,给人的感觉是山河倒置了。难道是立县时起名疏忽?其实不是,自有历史渊源可鉴。

先说汉阴老地名。今汉江南岸的汉阳坪,南宋绍兴二…

Read more

陕南汉阴中秋节记趣


 农历八月十五是汉阴,也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文化渊源千年,可谓深邃厚重。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汉阴节日的气氛愈来愈浓,下午至晚间便进入了高潮,团圆宴、祭月、赏月、吃月饼、开诗会、点天灯、放河灯、舞稻草龙等活动一个接着一个。

中秋之夜,一轮圆月照耀大地,象征着圆满和团圆。汉阴人讲究中秋这一天的合家团聚,外出的家人要尽量赶回家,嫁出的闺女要回娘家,下午在一起欢宴吃团饭。等到皓月当头,一家人围坐窗前桌旁,饮茶品水果,分食月饼,望圆月诉亲情,其乐融融,其意切切。中秋节是每家每户团圆的节日,它的文化内涵就集中在团圆二字上。汉阴人向来以圆润为美…

Read more

文竹


很多人喜欢牡丹,因为她富贵吉祥;很多人喜欢月季,因为她多姿多彩;很多人喜欢桃花,因为她淡雅清香;很多人喜欢玫瑰,因为她热烈奔放;很多人喜欢菊花,因为她俏丽坚强。而我却喜欢那一株株不起眼的文竹。

文竹淡然静雅,从不奢求阳光的青睐,只求清静不图奢华,小小的一盆置于书桌一角或房间一隅,清静无争安然吐绿,其枝纤纤细细,其叶柔柔弱弱,由根而生层层叠叠如山叠翠,顶部纤细秀丽似碧云缭绕,姿态潇洒,袅袅婷婷,但却有挺拔之势,一如优雅女人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端庄典雅从容淡定,处滚滚红尘之中却洁身自好,居闹市之中却自蕴其芳;不庸庸碌碌,不流于世俗 ;位卑人品正,无水质自洁;笑看繁华竞逐,气定神闲,自洁静于心。

Read more

汉阴文坛几起“冤假错案”


 近些年,汉阴文坛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某些人不顾客观事实,信口雌黄,伪造历史,乱编故事及情节,造了些假错案将汉阴最早(西汉)置的县安阳县,说成秦代的西城县(西城治在今汉滨区中渡台);将汉阴最早县治古敖头(今汉阳镇阮家坝),说成在上七镇鳌头山下的城墙岭;将汉阴 “客家文化当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本是关中移民发明的炕炕馍,说成南方客家移民创造的;将江南会馆说成三沈故居;本无汉阴书院,伪造江南会馆里有书院;三沈三兄弟本在家读的私塾,而说成在汉阴书院“学习生活过” 凤堰古梯田本是以吴姓为…

Read more

汉阴原来叫安康


 安康,多么美好的名字啊!它蕴涵着万年丰乐、安宁康泰的深意,是人类的共同祈望,为之奋斗的目标,常用来相互祝福。将“安康”作为域名,更是我等的骄傲。可你是否知道,初始的安康县并不在今汉滨区,而在今汉阴县?

东晋时代常璩撰的《华阳国志卷二·汉中志》载,安康县就是原本的安阳县,西晋太康年中改。那么古安阳县在哪里呢?南宋所立社溪行香院石碑刊:“汉阴古安阳,肇于前汉始敖头终乃奠基新店”。就是说,汉阴最早叫安阳,始于西汉。据《兴安府志》和老《汉阴县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

Read more

安康硒赞


硒,这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 补硒,已成为当今一种新的养生之道和健康产业。
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中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而安康天然富硒土壤面积之大、地层之厚、硒储量之多,是全国乃至世界之最,而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被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是“中国硒谷”。
   
物以“硒”为贵。“生态富硒&r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