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安康及汉阴“三沈”研究,研究者似比较重视探索“三沈”的学问,特别发力在书法中做文章,意在打造书法产业,以至造成全国学界和广大游客对一门三杰“三沈”的源头模模糊糊。难怪我的安康文友丁文先生调侃:他们“瞩目的是原子裂变的辉煌,忽略了原子能量聚集的漫长过程,所以就有‘研究空白’一说。”
因此我要说:“三沈”的学问固然值得研究,书法艺术也应弘扬,但他们的成才之路更值得世人深长思之。就汉阴而言,“三沈”“童子功&rdq…
作者文章归档:李家成
上世纪晚期至本世纪初期,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浮躁、时尚火爆、真善美与假恶丑共存的我国体制机制转型期,人人都被卷入时代的潮流,如何识水性,冲好浪,勇立潮头?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下斗胆进言,说了一些絮叨的话,汇集成《李家成随笔杂文集》一书,已在2010年初出版。
在跨入知识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并未停下笔。鉴于鄙人曾多年在政界,混迹于官场,退休十余载,生活在社会基层,又以草根的视觉,管窥世相与人性,偶有管见,随笔记下,在媒体发表,近来挑选了部分文章,集腋成册,便取名《管窥集》,只能算是本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