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姜汝祥

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精研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归国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万科王石、TCL李东生、格兰仕梁昭贤的首席企业战略咨询顾问;曾任摩托罗拉产品市场经理与战略规划经理;中央电视台《对话》、《商界名家》栏目长期嘉宾;美国《财富》、《哈佛商业评论》特约管理专家撰稿人

中国企业家的执行问题


  中国的企业家常常受到执行问题的困扰,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真正存在什么执行问题。中国的人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文才,一类是所谓的武将。文的通常是说了再做或不做,而武的通常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其讨论半天,不如做了再说。

  中国目前能够有点成就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操作型”的,也就是性格倾向上偏“武”的比较多,他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带大的,所以,如果你说他们缺乏“执行能力”,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我们这二十多年的改革,造就的本身就是一个偏“武”的环…

Read more

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我们一直有一个纠结,那就是组织到底是要平凡的人?还是要不平凡的人?

  如果要的是平凡的人,那还要什么招聘?招聘不就是尽量在选择优秀的人吗?如果要的是不平凡的人,那公司岂不成了超人的世界?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对这一纠结的问题有着明确的回答,他说,组织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用人所长,而所谓用人所长,讲的并不完全是用某个人的所长,而是要建立起一种机制,去让 “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他强调,如果公司要求的都是卓越的天才,那天下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持续。

  为什么德鲁克要这么说?我的理解是,第一,他是用客户价值作为标准来衡量人的优…

Read more

柳传志们的接班难题


  接班人是衡量华人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坎。

  当年的王安电脑公司人才济济,全球着名的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就是从王安出来的,他把思科从一个销售额仅为7000万美元的小公司带到行业龙头的位置;当时还有号称王安实验室的“三剑客”考布劳、斯加尔和考尔科,但王安拘于华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脱不了华人“家天下”的俗,把公司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导致一家与IBM齐名的公司自此衰落。

  公司并不是不可以传给儿子,最近李嘉诚就把财产传给了两个儿子,这与IBM的老沃森(Watson)传给小…

Read more

中国企业家要做战略总经理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南辕北辙。这句话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原文是这样写的: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

  黄…

Read more

为什么我们无法用人所长?


  翻译大师的著作,可能是件很难的事,比如德鲁克先生强调用人的关键是“MakingStrengthProductive”,中文就翻译成“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似乎也贴切。但中文中,发挥人的长处却是个仁者见仁的事,比如有的老板喜欢下属服从,于是服从也成了某些人的长处。

  于是,服从的人就越来越多,难不成中国人的长处就是服从?记得我在北大读博士期间,正是国民性讨论最甚的时候,那时讨论中国人的国民性时,有个结论,讲的就是中国人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格中的依赖性或叫奴性。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与中国传统的帝王将相们,在用人所长时,把…

Read more

MIP:一场FACEBOOK效应下的企业革命


  Facebook效应:MIP是员工绽放自己生命的精神家园

  2012年2月,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给投资人写了一封信,他这一封信的第一句话是:Facebook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它的诞生,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

  为什么Facebook要确立这样一个使命?扎克进一步解释到:因为我们的社会走到了新的临界点。我们进入了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这是一个分享所思、所感和所为的基本工具。让每个人紧密联接,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推动社会的未来变革,是一种迫切需求,也是一个巨大机遇。

  有数据为证,苹果以Ipho…

Read more

房地产应“看未来”而不能“赌未来”


  记得在很多年前读一本小说,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影响了我很多年,话是这么说的:人的一生似乎很长,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几个关键点,关键点走好了,慢一点,快一点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点要错了,越快,越出问题。

  企业何尝不是如此?特别是对于“水深火热”的房地产商而言,关键点似乎正在逼近。央行一个月内两次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对此,各界评价不一,我认为,这一信号显然是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关键点,或者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大家终于发现,房地产的“支柱作用”并不是由中央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决定的,与市场这只&ldquo…

Read more

尊重先行者等于尊重未来


  记得TCL在并购汤姆逊期间,我正在帮一家国内非常著名的企业做战略规划。由于当时我也在为TCL服务,于是这家著名公司的总裁便跟我谈了他对TCL的看法。结束的时候,他对我说,李东生在中国算得上是伟大的企业家。

  之所以要回顾这段历史,是因为TCL在国际化碰到困难之后,国内不少媒介与企业领袖突然之间就变了脸,仿佛TCL和李东生成了失败的代名词。很多企业家论坛不再请他,许多与李东生同时代的企业家则在舞台上大谈自己的成功经验,争做中国商业界的“常青树”。

  今天,当我在读描述TCL年企业史的那本《鹰的重生》时有很多感触。我研究过世界上很多优秀的公司,统计发现…

Read more

苹果产品道德吗?


  我想,今明两年商界可能将会流行一个词:“道德产品”。比如苹果从商业上讲很成功,苹果公司很强大,消费者也很喜欢,但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却未必“道德”。很长时间以来,美国不少人权组织抨击苹果主要供应商富士康的23万雇员超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恶劣;就在上周,全球各地的苹果商店门前出现示威活动,抗议苹果公司“无视中国富士康公司工人工作环境”。

  在强大的压力下,苹果公司在2月13日宣布,邀请美国劳工组织“公平劳动协会”对其生产商进行“是否存在侵犯人权”的调查。苹果公司也…

Read more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如何超越既得利益?


  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在向世界级企业提出的挑战中,有一个战场不怎么为人们所关注,那就是企业家之间的挑战。只不过联想柳传志的对手并不是DELL的总裁,华为任正非的对手也并不是爱立信与诺基亚的领导者,他们的对手应当是像福特创始人亨利·福特、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等这样的人。道理很简单,未来几十年或百年之后,历史衡量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标准一定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这些企业家给自己创造的企业留下什么?给社会留下什么?

一句话,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到了对历史负责的时候了,评价他们的标准,应当不再是目前的一时一事,而是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后如何面对后人,比如中国企业史专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