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牺牲
2018-8-10
《火车司机日记》,一部2016年出品的塞尔维亚电影,讲火车司机的故事。我一开始将“塞尔维亚”看成了“埃塞俄比亚”,看了十几分钟没看到一幅黑面孔,才醒悟过来。
影片的主人公,一位叫伊利亚,是位老司机;一位叫西马,是个孤儿,后来成为小司机。
伊利亚出身于火车司机世家。他爷爷是火车司机,他父亲是火车司机,他也成了火车司机。火车司机总是要轧死人的,从他爷爷到他,他们家已经轧死六十多人了。作为火车司机,伊利亚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信条就是,对于轧死人,我很遗憾,但我无罪。这种无罪,既是法律意义上的,也是情感意义上的;火车轧死人具有必然性,司机没有责任,也无须负罪感。如果轧死人是有罪的,火车司机的工作就没法干,没人干了。伊利亚轧死了朋友的儿子,但他们一生都是好朋友;伊利亚的那位朋友压死了养育自己长大的奶奶,但他无须为此负罪终生。他们在一起讨论火车轧死人的事情,就像说一次小小手术事故一样的自然,一样的平常。
西马被父母抛弃,在孤儿院长大。受人欺凌,没人爱抚,他很孤独。十岁那年,西马到铁轨上自杀。伊利亚开的车,他及时发现,及时刹住了车。西马活下来了,伊利亚收养了他。伊利亚一直与西马生活在一起,他没有结婚。伊利亚的一对朋友,就是伊利亚轧死他们孩子的那对夫妇,也把西马视为己出。
西马渐渐长大。他上了铁路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伊利亚不想让西马成为火车司机。成为火车司机是要经受内心的煎熬的,即使火车轧死人具有必然性,但轧死的毕竟是人。对伊利亚来说,不堪回首的往事是,他的未婚妻正是被火车轧死的。他之所以一直不结婚,这是原因之一。
可西马命中注定要成为火车司机。伊利亚的同事疯子司机将西马带上火车,带进驾驶室。简单训练一阵,疯子司机就将驾驶室交给了西马。火车脱轨,西马幸存。既然拗不过命运,那就顺应它吧。伊利亚着手训练西马,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
西马确实优秀,独立驾驶一个多月都没出事故。可是,总是要出事故的,就看什么时候到来。于是西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等待着,恐惧着。他紧张,焦虑,吃不香,睡不着,他还酗酒。西马快疯了。
伊利亚决定出马拯救西马。如果他成为西马的第一个牺牲品,西马就可以得到解脱了。于是他做好准备,到西马的火车必经的线路上去卧轨。
在西马行进的途中,疯子司机驾驶的小车卡在铁道上,西马的火车刹不住,将疯子司机的小车撞飞,疯子司机升天了。西马解脱了,伊利亚的生命留下了。电影以喜剧结束。
感觉不是很好。
伊利亚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动。这种牺牲是因为爱。可是,这种爱仅仅是对自己所爱的人的爱,是一种狭隘的爱。
无论如何,就算事故是必然的,就算这个行业的存在要求从业者具备坚强的心理,但恻隐之心还是应该存在的。我看他们轻松谈论轧死人的事故时,感觉到对生命的不尊重,让我很不舒服。
也许这只是喜剧,也许这样的喜剧对于深陷心理困境的人们有治愈的作用,那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