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反抗


 控制与反抗

2018-8-10

《悍妻理论》,一部2016年出品的捷克电影,讲男人与女人的斗争,讲男人对女人的控制的反抗。

五十多岁的杨是位兽医,医术精湛,受人尊敬。他开朗而随和,意志坚定。杨的妻子阿尔加是位大学教授,应该是心理学或者伦理学或者精神分析领域的吧,她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影片的开头,阿尔加正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男性的预期寿命低于女性,因为他们好冲动,不安分,爱冒险;如果男性安分守己,服从女性的安排,就可以达到女性的年龄。

阿尔加的父亲去世了。他生前一直受到老婆的控制,也一直在反抗。但反抗是无效的。他的理想是驾着自己的帆船去汉堡,但他的船被妻子扣在了院子里。既然不能在河上航行,那就住在船上吧。于是他就长期住在帆船里,显然妻子并不关心他住得怎么样,他的卧室就跟个狗窝一样。他喜欢骑自行车外出,于是他的自行车被藏到了阁楼里。他经常孤独外出。杨很同情岳父,说他生不如死。

岳父生前留下遗嘱,死后火葬,将骨灰撒到河里。他不愿意葬到家族墓地,因为他不愿意继续受到妻子的控制。可现在他完全反抗不了啦,妻子要改变他的遗嘱,将他葬到家族墓地。阿尔加同意了母亲的意见。杨与阿尔加发生了尖锐冲突。杨坚决要捍卫岳父的遗愿。私下里他贿赂了墓地管理者,在岳父下葬之后再将他取出火化。

岳母那样坚持控制丈夫,是因为爱吗?不见得,可能仅仅是为了控制。丈夫去世之后,妻子实际上并不悲伤,即使有伤感持续时间也不长。她与孩子们在一起,是那样的愉悦,兴高采烈讲故事。如果说她会有点什么失落的话,也仅仅是失去了一个控制的对象。

杨对妻子也很绝望。她跟她母亲一样,对自己的丈夫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她要他玩填字游戏,而且是跟他不喜欢在一起的人。他要他修建树枝。他觉得毫无必要,但反对无效。于是他反抗了,将一排柏树砍了。

阿尔加认为杨老年痴呆了。她给他安排生活,甚至干涉他的工作。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杨开始骑着岳父留下的自行车到处流浪。阿尔加又将杨送进精神病院。杨是宁愿作为精神病患者被关进医院也不愿意呆在妻子身边了。他又逃出精神病院,到处流浪。即使像狗一样生活在窝棚里,他也觉得比被控制强得多。阿尔加其实并不真正关心自己的丈夫,她将杨送进精神病院似乎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杨像狗一样流浪在外,她并不知道。

杨最后跟阿尔加离婚了。

阿尔加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说离婚的男人生活凄苦,生活失去意义。

可是,恢复自由的杨此时正在乡间免费治疗宠物,人们欢迎他,热爱他。他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他在实现人生的价值。

看起来是个喜剧,我看到的却是正剧。影片充满欢快的情节,我却看得有些心酸。男人和女人,上帝创造了你们,是为了让你们相爱,让你们相互支撑,得到快乐和幸福。为什么要控制呢?为什么要以控制代替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