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子云集的中国商界,北京中坤投资集团创始人黄怒波是无法被忽视的“这一个”:他是孤儿,3岁丧父,13岁丧母,被视为“反革命的狗崽子”;他是商人,“十个手指头能按住十五个跳蚤”,旗下拥有地产、旅游两大核心业务,并将生态旅游之梦实践于去国万里的冰岛;他是诗人,把人生种种成败都当成写诗的素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他是命运征服者,八年间攀登上全球各大洲的最高峰,并在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朗诵自己的诗作——《卓奥友颂》。
前不久,黄怒波回了趟宁夏老家,既不是去写诗,也不是盖房子,而是在当地赫赫有名的葡萄小镇——玉泉营投资了一个葡萄酒庄,他不仅卖葡萄酒,而且要依托文化旅游,推动“智慧化版块工程”进一步落地。这个年近六旬的创业者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未知领域的探索,他将二十年的商业实践、诗人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聚焦于一处,将目光放达得更远。
2014年北京两会期间,中国政协频道独家专访身为政协委员的参政者黄怒波。
成长就是试错 现在机会更多
中国政协频道:现在青年人创业主要面临着两个困惑:一是觉得时机好像已经过去了,虽然有愿意,但找不到方向;二是觉得有大把的机会,但不知道什么事情适合创业的人去干。
黄怒波:首先应该确定拿谁作标准,如果拿我们这些靠原始积累起家的“土豪”作标准,创业时机确实已经过去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出现了下海经商的“92潮”,那时候市场经济刚刚兴起,确实没有多少规矩可言,但也恰恰是这种社会背景激发了企业家精神。
中国政协频道:什么是你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黄怒波: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一个社会的传统观念要素重新组合,使当时的创业者们得到了释放,那一代就这么过来了;但现在市场经济已经日趋成熟,传统经营模式在当前已经没有太多机会。现在的富豪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资源领域,因为其他传统产业确实没有机会了。
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整个经济模式都在转型,比如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巨大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都带来新的生活模式和创业机会,年轻人这时候一定要抓住主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这时候再做传统的服装零售肯定不会有太大收益,但你可以在网上创业。所以要善于抓住新的经济转型期,针对个性化的消费制定商业模式。
中国政协频道:针对80后、90后一代人的创业者普遍存在的迷茫和自身弱点,你有哪些建议?
黄怒波:每一代人都有优点和弱点。这一代人机会更多,信息量更大、见识又广,所以他们第一要自信;第二要自尊,不要因为社会风气不好就跟着往下走;第三要自强,把人生价值跟时代生活、新的产业模式结合起来;最后一条是要坚韧,要勇于承受失败。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现在的成功机会比我们那个时候大的多,现在的社会成熟度也比我们那个时候好的多。
不能抱着财富老去 “智慧化工程”突围
中国政协频道:从你的企业经营来说,现在有没有对接一些互联网形态的业务?
黄怒波:我分析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几十个企业家的产业模式,面对4G的到来,云时代的到来,所有商业模式都在变,我做的旅游地产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我在变化当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因此我提倡把传统的旅游地产、旅游行业跟互联网全面嫁接。我们所从事的旅游地产、商业地产本质上是资源型的,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所以我们下一步的运营模式就是要跟互联网结合起来,跟我的一个终端结合起来,比如你随时随地可以在我的景区里虚拟旅游。
中国政协频道:算不算是一个虚拟旅游的概念?
黄怒波:不仅如此。如果这个模式推行开,餐饮、住宿、出行等所有的旅游服务直接对你定制,景区是自动的语音,自动在你身边讲解,到时候就不需要导游和旅行社了,所以一定要适应这样一种休闲度假模式,否则就会被淘汰。
中国政协频道:目前,这一尝试有了哪些进展?在转型中遇到哪些瓶颈?
黄怒波:我们的一个智慧化版块工程,已经做了两年。最大的障碍还是观念。企业家一旦停止创新了,变成单纯的经营者,就不再是企业家了。创新就是把传统生产要素打碎重新组合。比如说,如果我能把互联网跟传统旅游行业容纳到一块儿,就是又一次创新,所以我觉得还是观念问题、思想问题。就是说,不能抱着财富老去,应该再进行一次创新。
中国政协频道:在资本和政策层面,会产生哪些影响?
黄怒波: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原始积累已经完成,有资源、资金,政策也没有限制你,所以比别人更有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主要缺少的是观点和对时代的认识,这就给了青年人很大的机遇,他们的生活跟互联网联在一起,我们可以把在硅谷中打拼的年轻人吸引回来。
中国政协频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做的也是传统行业。
黄怒波:阿里巴巴主要还是在网上卖货,所以马云也在拼命突破。云时代的到来,让过去所有的互联网模式都变成传统的了。对这一代人的考验,就是在观念上谁先突破。
王健林很优秀 中国企业家将10年内完成转型
中国政协频道:前一段时间,王健林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再过十五二十年,中国楼市就倒了”,你如何理解?
黄怒波:这个行业永远不会倒,但会回归到常态,不会再有暴利。以后引领社会发展的只能是创新的行业。为什么只有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能作首富?因为他所从事的是创新的行业。
中国政协频道:房地产行业目前来说还是不错的,能够勇于打破传统经营模式,这在今天看来是难能可贵的。
黄怒波:很多房地产行业企业都在考虑如何转型、转行。比如大连万达集团,如果再转型的话,就不是在做地产,而是在做文化。王健林是个很优秀的企业家,观念更新也很快。
中国政协频道:目前来看,文化企业还是很难做大做强,旅游地产本身是 “地产为体,文化为用”的模式。
黄怒波:下一步会突破。我们已经从旅游转到大型旅游演出,万达有可能会从电影院走到产品制造,盈利模式也更多元化了。到目前为止,地产还是积累资源的一个主要手段。
如果这一批企业家转型成功,中国企业就真正跟国际接轨,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引领国际趋势。
中国政协频道:完成这一转型,估计需要多长时间?
黄怒波:10年我认为差不多。这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会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很强势,这是很好的时代背景。现在中国的影院收入已经快到世界第一了,市场才十几年、二十年,那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市场成长这么快,票房收入这么多,所以对文化产业一定要有耐心。
2014年1月23日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