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脱色是使废水通过活性炭等多孔物质,水中染料吸附于多孔物质表面而被去除。因活性炭生产资源紧张、再生费用昂贵等原因, 近年来研究多以天然黏土、合成无机材料、离子交换纤维等作为吸附剂。此外, 锯屑、稻壳、玉米棒等植物废料均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膨润土、海泡石等原料作为脱色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Hu 等人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用膨润土去除基础红Basic Red2(BR2), 研究其吸附机理。
该吸附为伪二阶反应, 吸附平衡曲线符合Langmui r吸附等温线模型。由于阳离子交换作用, 膨润土对BR2 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研究发现, 染料去除率随溶液的pH 增大而增大, 而盐度对其影响不大。吸附过程很快, 在前2 ~ 3 min 就可以迅速脱色80 %~90 %。郭向利等以一种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的粘土类矿物—杭锦2#土为原料, 用H2SO4 活化后, 再用NaOH 中和复合改性, 经脱水、造粒、烘干、锻烧,制得一种高性能脱色材料。该材料具备物理吸附和化学絮凝脱色双重作用, 对不同性质的染料均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经试验, 对浓度为0 .1 mo l/L 、pH 为10 ~ 12 的含三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红、分散红、还原红单一染料废水投加脱色材料5 g/ L , 静态作用10 min 后, 均有90 %以上的脱色率;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5 %以上, 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制备过程中酸污水的产生。蔡冬鸣等尝试以天然粉末二氧化锰作吸附剂, 研究其吸附机理, 并与活性炭吸附剂进行了对比。该吸附类型为化学吸附,在酸性条件下有良好的脱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