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穿与行


我们再来说“穿”一说到这个大多人在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个身穿蒙古袍,满脸污垢的牧民吧??其实不然,蒙古国的人有着近似于亚洲人的肤色与面孔,却有着欧洲人的衣着习惯与气质。大街上从不乏,穿着时尚,洋气的人。蒙古女性身材高挑,苗条,其实按照一个中国人的审美观点,我感觉那里到处是美女。蒙古人中不乏中蒙,俄蒙的混血,长相非常的漂亮和性感,蒙古人有钱一些的都比较青睐裘皮,皮衣一类的服饰,年轻人比较崇尚美国文化,所以大街上的年轻人,很多都穿着嘻哈服饰。让我很惊讶的是,蒙古人离中国这么近,却深深受着美国文化的影响,年轻人最梦寐以求的地方就是美国,蒙古国人当中,真正会说中国话得要比会说英语的要少太多。在蒙古乐坛基本上都是类似于美国的嘻哈说唱组合,摇滚乐队,曲风也偏向于欧美化。看起来也是十足的美国范。蒙古也不乏穷人,前些年,从中国南方大量的劣质服装涌入蒙古市场,价格虽然很便宜,但是质量却差的很,过去在中蒙边界的二连浩特有座义乌商城,里面清一色的做外贸服装生意,我也去转过几次,衣服都做的很宽大,很肥,款式上也比较贴合蒙古人的穿着习惯,其中牛仔服占很大的份额,可是质量是真的不敢恭维,给我的感觉就是糊弄人。听人说从前这个市场生意十分的红火,可到后来也变得冷清多了,大概蒙古人也不愿意再去穿这种劣质服装了。听说很多的蒙古服装商人,都直接到北京去进货,对于此事,我没有过多的考证。蒙古是一个畜牧业国家,那里所称的牧区,就类似于我们国家的乡村,到了牧区,穿着传统服饰蒙古袍的老人们比比皆是,年轻人穿着嘻哈服饰,宽松的牛仔裤腿,戴着街舞的帽子,两种文化相得益彰,互不干涉。给我的启发是,其实传统与时尚可以并存,在我们盲目追求科技发展,新潮化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很好的保留一些老的传统与文化。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古老的习俗与文化更应该流传,继承。
   再来说“行”,蒙古的公共交通设施比较滞后,多年前,我去到乌兰巴托,全国只有一条铁路,就是从中国的二连浩特边界,竖着穿越蒙古,最后可以直达莫斯科,坐在那辆列车上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列车通过道轨的动静比较大,一路上都是“咯噔,咯噔”的。乘务员都非常漂亮,穿着打扮就类似于我们国家的空姐,穿着深蓝色的上衣与短群,带着那种空姐才戴的帽子,火辣,性感。服务十分的和蔼可亲,她们每次出差也拉着类似于中国空姐一样的手提箱。如果你要乘坐这趟列车,提前一定要换一些零钱的蒙图,用来支付小费,如果有人帮你添水或者服务什么的,之后你一定要礼貌的支付一些小费。在蒙古就有给小费的习惯,不论你在餐厅等公共场所享受了服务就一定要支付小费,当然你可以选择不给,对方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人家在背后鄙视不鄙视你我就不知道了。呵呵..这时你从窗外看,外面很荒凉,没有什么人迹。但是经常的可以看到,野驴,野骆驼什么的结伴在草原上溜达。反正我感觉是很好奇。鉴于蒙古国经济落后,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