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即将走出艰难的困局


  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出口和房地产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两个优势那么现在政府就必须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是人民手里没钱没有购买力,而政府有些人无知的又一味地想扶持企业,大家都知道,当公众失去购买力的时候,再好的商品也会卖不出去,那么企业的困难不是在资金链,在生产上,而是在销售环节,公众手里为什么会没钱,钱到底都去了哪里?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房地产,房地产又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政府想解决又解决不了,民生建设可以说很烂,没有基本生活保障,那么公众手里自然没钱,自然失去或者丧失购买力,那么廉价商品自然受欢迎,东西卖不出去,实业难做,政府松紧裤腰带贷款给企业,送钱给企业,企业老板也不是呆子,我之前就说过,钱往利润多的地方跑,谁也拦不住!那么这些钱要么就会流向楼市,要么就会流向股市,要么就会流向高利贷,现在触手已经伸向包括在校学生,可见一斑。

  实业难做,工资发不下来,员工更难受,企业倒闭潮,员工下岗潮,大家都没饭吃,都没钱花,老板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资金集中,要么在银行手里,要么在国家手里,要么在富人手里,公众手里没钱,资金不流通或者货币空转,然后形成金融危机,若政府没有出台及时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那么将导致整个经济恶性循环,最后就会发生金融风暴,产生经济大萧条。

  政府解决不了教育、医疗、就业和包括住房在内的所有这些人民生计问题,那么人民--也就是公众,购买力就不会得到任何提高,一带一路做不好、内需做不好的话,就只能期望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撑起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其实就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也是一场繁荣的假象,其实懂电子商务的人并且在做的人,大家都闭口不谈的一个实质,那就是低价+刷单+其他,这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当然大家都以为以后会越来越正规,低价造就了大量的次品,大量的盗版,大量的造假,低价并不能给中国带来一个强大的互联网经济,它只能拉低国人的消费水平,给经济本不是太好的中国雪上加霜,目前受宠与政府的原因是它能缓解所有关于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压力,但是改革也迫在眉睫,政府迟迟不肯动作的原因是之前的压力和影响已经让中国的政府喘不过气,学过经济学的同学都知道,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那么当市场失灵,政府就会伸出第三只无形的手来干预,干预有效的话就会向好的一面发展,若干预无效的话,则向坏的一面发展或者无任何变化。

  政府想让民众消费,就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民众or公众没能力消费,则便不会消费,借钱放贷给他们消费,无异于杀鸡取卵,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想促进农民工买房,想让未毕业的大学生买房,我们知道这都是个笑话,之所以认为它是笑话是因为这类人群根本没几个人能买的起的。当政府只关心与企业、股市、楼市、货币,弃人民于水火而不顾时,一切都是空口白牙,不起任何作用,不懂经济或者装懂的人不会认为企业、楼市、货币甚至等等都是服务于人民的,只有股市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经济的,间接的服务于人民,他们认为的则相反,认为人民大多服务于这些等等。

  稍微聪明点的人都知道,股市不好资金往楼市跑,楼市不好往实业跑,实业、楼市、股市都不好,或者投资海外市场亦或者从事高利贷,加上中国环境日益恶化,食品药品安全严重威胁健康,国人人心惶惶,国家一时更无招架之力,虽然迫不及待改变,却也不得不一步一步填补过去的监管漏洞甚至是不作为和学习发达国家经济运行规律。

  如果中国政府想让互联网经济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那么首先就要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高速公路停止收费,至少是货车免费通行;二是降低油价,至少是随着国际价格波动,而不是就高不就低。必须放弃少数人的利益,才能振兴中西部地区,释放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