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废水及乳化液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工艺流程
(一)工艺确定

1.脱脂废水处理工艺确定。 脱脂废水中含有油脂及少量乳化液,pH>10, 且废水水温较高。 因为有油脂的存在,若加药处理直接采用加絮凝(PAC+PAM+沉淀处理工艺将产生大量棉花状松散絮体上浮现象。 如采用气浮设施进行泥水分离效果较佳,且负荷很大。 但根据实验步骤及数据分析, 实际操作过程中絮凝体有堵塞气浮释放头的现象,周期为15-20天, 需要定期清洗检修, 才能保证处理效果,从而使实际操作过程不便捷,增加了操控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使絮体向下沉淀,既便于操控,又不需清洗检修设备,为最佳选择途径。 要使絮体下沉可在脱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离子,既可改变絮体的形状,使絮体形成小而紧的絮凝体, 同时考虑到该公司在生产中排放的酸洗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故在加药处理时加入酸洗废水脱脂废水中补充铁离子,节约了成本,实现了废酸液的综合利用。 同时,处理效果与气浮相比提高了15%以上。 因此,脱脂废水加药处理工艺确定为加酸洗废水+加碱微调+加絮凝剂(PAC)+PAM+沉淀+生化处理工艺。

2.乳化液废水处理工艺确定。 乳化液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油和水所组成的稳定而均匀的胶体物质, 其中乳化液中的乳化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 废乳化液除具有一般含油废水的危害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械油高度分散在水中,动植物、水生生物更易吸收,而且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也有害。 随工业科技的进步, 乳化液中的乳化油分子量越来越小,乳化剂的成分越来越复杂,这给废水处理的破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常用的破乳方法有化学破乳、药剂电解、活性炭吸附或超滤(或反渗透)、盐析法、凝聚法、酸化法、复合法等。 根据该厂乳化液水质的实际情况,经实验对比各种破乳方法后,确定采用复合药剂破乳法。
3.生化处理工艺的确定。 乳化液、脱脂废水加药处理后COD浓度较高,需进一步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方式采用好氧+接触氧化+气浮组合。 因乳化液经破处理后COD去除率到85%,但废水中COD含量还是 相 对 较 高,对 后续生化处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故先进入厌氧池(UASB),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生化处理系统由好氧活性污泥池、 二沉池和接触氧化池组成。 一级好氧活性污泥池中安装曝气装置,池中放置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在充氧的条件下,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好氧活性污泥池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污泥,因此,在好氧活性污泥池后设计二沉池, 废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活性污泥积聚在污泥斗内, 通过污泥回流泵定量回流至一级好氧活性污泥池中,以增加污泥浓度,提高有机物去除率。 二沉池上清液进入二级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 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部分原有老化的生物膜 脱 落,悬浮生长在水中,生 物 膜 自 长 自 落。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气浮池进行物化处理,利用溶气水上浮原理, 黏附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上浮到气浮池表面,由刮渣机定期自动刮入污泥斗内,排入污泥池内进行污泥处理。气浮池出入排放水池,达标排放。 剩余污泥排放至污泥池, 浓缩后经泵送入板框压滤机压滤,泥饼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