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简史


 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简史

                          杜乐勋

第一阶段 世界银行对中国卫生部门的两次考察

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是世界银行带到中国来的,没有对外开放政策和思想解放运动,世界银行也带不进来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毛泽东主席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没有对外开放政策,就没有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的必要性;没有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的可能性。

1981年年初,世界银行对中国卫生部门进行第一次考察,引入卫生总费用概念,介绍国际卫生费用核算方法,中国政府开始与世界银行合作,第一次运用筹资法对中国卫生总费用进行估算,从此,拉开了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序幕。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原计划财务司)宋连仲的估算结果是198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122.10亿元,参加考察的英国卫生经济学家Nichlas Prescott的估算结果是198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141.84亿元。

1987年春季,世界银行对中国卫生部门进行第二次考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负责人彭加纳及世界银行临时顾问杜乐勋教授、英国卫生经济学家Nichlas Prescott与中国政府进一步合作,根据卫生部原计划财务司(刘新明)提供的数据与相关信息,测算了80年代以来的中国卫生总费用,首次对外公布了1970年、1980年、1985年、198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估算值,并对1979-1987年卫生总费用使用方向进行测算,分析其影响因素。其结果刊发于世界银行第二次考察报告中,报告第九章以“卫生部门的资金动员与效率”为专题,集中阐述了中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筹资水平、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分析,并指出中国卫生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3

第二阶段 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项目从立项到评估

1987年世界银行贷款“综合性区域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生111项目”)开始实施,在卫生部贷款办公室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陈育德,兰宇曦)的主持下,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乐勋教授担任总顾问,在浙江省金华市,江西省九江市,陕西省宝鸡市开展区域性卫生费用核算调查研究,继承和吸收了国内外专家提出的理论和积累的经验,在卫生费用核算方法、指标分类、现场调查、数据收集、计算机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于1997 年完成《综合性区城卫生发展项目地区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

1990-2000年。(14

1990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发展学院共同组建《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将“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列为“网络”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杜乐勋教授为课题总负责人。研究目的是系统总结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的经验与成果,逐步形成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基础。

1993年“网络”课题《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已经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编写完成了“中国卫生费用核算指导手册”。经“网络”领导小组同意,课题组将研究成果整理编辑,由“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社”以1993年增刊形式出版《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专辑(15),同时报卫生部科教司申报省部级科研成果。1995720该课题荣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年,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正式委托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承担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不断完善筹资来源法,逐步建立国家级年度常规报告制度,指导和帮助各省开展区域性卫生费用核算工作,使卫生费用核算研究为卫生政策服务。

1994729,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正式下发文件(卫计司发1994148号),要求各地区使用筹资来源法开展本地区卫生费用核算与分析工作,逐步将卫生费用核算作为计财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19952月,经“网络”领导小组决定,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再次立项,由孟建国、杜乐勋、赵郁馨为核心组建“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项目组,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聘请杜乐勋为该所特约研究员

在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直接领导下,深入开展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筹资来源法,研究机构法,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国各地区推广应用,使卫生费用核算研究更有效的发挥政策咨询作用。

由孟建国、杜乐勋、赵郁馨为核心组建的“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究”项目组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对各省负责测算卫生总费用的人员进行首次岗位培训。

项目组杜乐勋孟建国赵郁馨王洛生石光高广颖做培训师。湖北省王斌厅长、黑龙江省傅秀珍岳萍等出席研讨会。

1995629710,世界银行派专家代表团对中国卫生费用核算工作进行考察与评估。代表团成员分别为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项目官员William Megmevey,世界银行拉美局临时顾问周纪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Peter Berman,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统计学家Ghizes GortinVery Hicks,北卡勒来纳大学教授J.Brad Schmaltz

代表团成员利用一周时间,分别与国务院研究室、卫生部、财政部、发改委、统计局、中医药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劳动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高级公务员进行逐一访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魏顺教授、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兼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普联、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室主任赵郁馨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兼卫生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杜乐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金水高教授一同参加技术讨论会。

考察结束后,世界银行代表团于1995914向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中国卫生费用核算评估报告》。报告中肯定了中国卫生费用筹资法测算口径、调查方法、测算结果以及在分析和制定卫生筹资政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978-1993年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结果已经被世界银行所采纳,刊发于世界银行“中国卫生筹资考察报告”中。同时希望继续开发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的研究能力,开展实际使用法的调查研究,探索矩阵式平衡测算方法,并建议设计实际使用法测算指标时,逐步与经合组织(OECD)设计的国际分类标准接轨。

第三阶段 中国卫生费用核算从研究行为到政府行为

1996年,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召开国内专家研讨会,再次对中国卫生费用核算方法进行评估和论证。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刘新明、于德志、孟建国、张成玉等高级公务员参加会议。到会专家有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陈育德教授、饶克勤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乐勋教授、预防医学科学院金水高教授等,卫生经济研究所魏颖教授、赵竹岩教授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3)(4)

1996年底,卫生总费用作为评价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被写入全国卫生大会文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明确指出,到20世纪末,争取全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使卫生费用核算研究真正转化为卫生决策。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各地区根据当地卫生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分别提出本地区卫生总费用预期目标。大会召开期间,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规划财务处处长研讨班。研讨班上,杜乐勋教授、赵郁馨研究员、王禄生研究员分别介绍卫生费用核算基本理论和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在卫生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等。(3)(4)(9)(10)(14)(15) 杜乐勋教授、赵郁馨研究员、王禄生研究员十分荣幸列席全国卫生大会。

2002110,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卫生费用核算研讨会”,邀请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科技司、国民经济核算司、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医保司等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以及卫生部办公厅、统计信息中心、国外贷款办公室、卫生经济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WHO驻华代表柯林思博士、杨宏伟教授参加会议,就中国卫生费用核算方法、信息发布、数据开发与政策应用等问题共同商讨。建议尽快建立规范的官方信息发布系统,将卫生总费用主要数据纳入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进一步扩大卫生总费用研究领域,借鉴国际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卫生总费用政策分析能力,将卫生总费用数据信息应用于国家宏观决策和卫生决策。通过政府渠道将卫生费用核算结果纳入国家统计局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定期发布。(现已落实)

(11)12

杜乐勋对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的贡献和全国地位有目共睹。这里补充本人主持我校卫生经济学教研室期间带领全室教师赵郁馨、马进、刘国祥、高广颖等为哈尔滨医科大学赢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在申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博士点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第一次申报建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博士点的竞争中,我们败于上海医科大学,就是因为他们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我们没有。在第二次申报博士点时,我们有了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对我校胜出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医科大学的申报没有成功。

附注:中国省市县地方性卫生总费用测算与研究可以追朔到1980年上海市上海县的卫生服务访问调查(龚幼龙、程晓明)和198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卫生服务访问调查(杜乐勋。王恩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