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究竟该不该倒追责任?


中国问题究竟该不该倒追责任?

-----2005年气象局内部就发现雾霾越来越严重却没有引起任何领导重视的思考!

汪华斌

今天碰到湖北省气象局的一位退休干部,他说中国的技术人员也不都是饭桶;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如2005年在气象局的内部报告中就有技术人员提出雾霾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可是到了领导那里,这个报告就压下来了;于是造成了今年雾霾真的使老百姓无法忍受,结果才是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将雾霾作为重大问题而优先解决。他说如果我们真的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任何人的建议都不能忽视;我们社会能有今天这么多问题吗?

是啊!习主席说是‘问题倒推着改革’,可我们社会又哪里来的这么多问题呢?因为我们在任何领导的任职期间全部是政绩斐然,根本没有见到有哪位领导说自己任职期间产生了问题;更没有说在自己任职期产生了很多和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国有资产大面积流失竟然是国企改革成果巨大;我们社会上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它竟然是市场繁荣的巨大成绩;我们社会的房地产占地越来越多而老百姓依然没有住房,它却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绩;就连我们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大量的‘鬼屋’(空房),它却被宣传成城镇化的进程。也就是说任何问题在产生的当时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当时任职领导的政绩。正是这中国特色,从而产生出引进项目创造财富几千万是当时领导的政绩;而最后却是后任领导用几个亿的资金将这个污染项目外移,自然这是后任领导的政绩;但却没有人想到应该追究前任的责任,因为所有领导都是制造政绩的人这才是我们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我们看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就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今年不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已成为国人的一块心病。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中央财政又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那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景会如何?于是现任环境保护的领导们又对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持乐观态度;认为到2030年一定可以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水平。可是如果2030年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那么将追究谁的责任呢?我可以负责任地提前告诉大家,到时又会是‘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渐进的’;因为我们走科学发展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特点就是允许犯错误,所以不断问题倒推改革将成为中国特色;估计一百年也不会改变,因为我们不断满足领导的自我政绩是社会目标。

这次北京雾霾的问题牵涉到河北的产业问题,而河北的产业问题则又以钢铁为主;一个几亿吨钢的产能、几亿吨煤的消耗,这难道不形成巨大的排放源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钢铁产业还面临原料问题,因为1985年我论钢铁企业的改革方向就谈到了粗放型的钢铁产业应该往钢铁原料主要国迁移;而国内以深加工为产业方向。当然我们这建议除了当时得到五元钱的合理化建议奖外,根本没有任何领导能引起重视;因为在当时就说调整产业结构可真的是广义相当论,实际也没有人有这方面的见解;所以追求产业翻番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因为规模就等于自己的官本位等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我们竟然把钢铁翻番当成政绩,于是假、大、空的产业不断翻番;从而造成今天的社会转型和治理都是难度重重。如果我们当时就有责任倒追制度,恐怕就不会这么多的大干快上。

由于没有责任追究制度,所以我们社会的专家学者也会胡说八道;如1990年武汉市就提出修建地铁的想法,然而专家学者一论证竟然说武汉市根本不能搞地铁;可到了新世纪以后当全国到处是地铁时,这时的专家学者又说武汉市能搞地铁。结果却害苦了武汉市的市民,因为到处是地铁扎堆施工;不仅出行不方便,更是到处污染环境严重。试想如果从1990年武汉就搞地铁,我们的城市能如此堵得心烦吗?所以说不仅仅领导的决策责任允许倒追,就连专家学者的论调同样也应该追究责任;因为这论调给社会带来的是损失。就如同当年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我们的专家学者竟然公开说没有污染;结果证明这论调比白痴还不着边际,因为世界上各处的核泄漏都造成重大的污染。正因为如此没有责任的社会,所以才造就我们社会的领导能随心所欲地决策;而专家学者更是随心所欲地胡说八道。结果他们的责任给他们自己带来荣华富贵,而给我们社会和老百姓带来的却是代价的。由于我们没有责任倒追制度,所以任何代价全部是全民埋单;而制造代价的人不仅没有责任,反而早就名利双收了。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这样的代价还将永远存在;因为它的制造者不仅后继有人,而且这样的人还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