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者,提高技能有高招!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人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好与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
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在一个企业里,中层管理团队承担着“腰”的功能,承上管下,领悟和执行高层政策,收集、处理,反馈区域市场的基层信息。市场的业绩好坏、市场开发及推广、终端运营及管理等,无不系于中层经理一身。那些没做好的企业,往往就死在糟糕的中层团队上。中层团队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每一个企业的领导层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乐学网(www.roxun.net)首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中坚主管是企业中连接战略层和操作层的核心纽带,是打造一流企业执行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培养、管理这些中坚主管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胡一夫老师推出的中坚主管技能培训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方法和路径,让企业在培养自己管理团队上做到有的放矢。
中层主管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的核心力量,是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但中层的问题往往也是高层最头疼的。中层觉得自己最累,高层觉得中层执行不力,基层觉得中层瞎指挥。面对这种“上挤下压”的困境,中层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发现,目前的培训市场中,中层的培训日益多了起来,著名企管专家胡一夫老师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中层涵盖的面太广,一方面是中层确实不好做。其实市场上许多书中层也都可以拿来看,只是许多时候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照搬过来。培训课程也是如此,要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做,要让客户以培训的费用享受咨询的服务。
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中层这个挺直的腰,领导者再英明伟岸、硬件再先进漂亮、基层员工的素质和执行力再强,企业仍然免不了磕磕绊绊,陷入种种不可预测的困境!恰恰就是这一点,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的缺陷和不足。
谭小芳老师常常听到高层经常诉苦:自己的决策中层不能领会,执行管理混乱,真是一将难求;基层也常常抱怨,部门主管老害自己被老总批评,将相无能,累死三军啊!一家公司,要想“决胜未来”,就要“赢在中层”。而你,中层主管,就承担着公司的希望和未来!
对个人来说。现在许多中层要太中庸,被高层和底下的员工夹在中间乐活,不求升职也不望加薪,满足于目前的状况,觉得这样也挺好。因为他们爱面子,怕一旦升职不成再原地踏步的话就是件很丢人的事。是啊,做个中层就蛮不错了,干嘛还要削尖了脑袋往高层钻呢。
高处不胜寒啊!许多人就是这样想得。但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大家都还是希望自己口袋里多些银子的,于是就见缝插针,总想升职,岂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使老板讨厌,动不动就有人跟自己要钱,你说哪个老板乐意?
其实说到底,中层活得怎样,是老板的问题。你就算是个千里马,老板不常识你,也没用,你再有才华,也只能一辈子在一个小职位上坐着。所以跟老板一定要搞好关系,这里说的搞关系可不是要你送礼啊,摸清脾气,对症下药,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前,站在老板角度上想事情,看事情,准没错!
下属也不要忽视了,对他们来说你就是领导,如果你不能带兵,那老板只好还把你打到小兵的位置,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坐这个位置。胡一夫老师认为,中层就是两个字:沟通。上面的东西-全球品牌网-不消化,搞不好就成了肠梗阻,不可大意啊!中层做好了,是最牛的层,中层架起了整个企业,所以,如果你是个中层,不要灰心不要丧气,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你就是最优秀的!
提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确保组织有效沟通的根本。其次,从执行的层面看,中层管理是执行的枢纽。执行的枢纽,就是企业执行的关键部位,是各个执行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枢纽运转不灵,高效执行的大门就难以开启。通常认为,执行的三个关键流程是选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以及把事情做正确,这三个核心流程是否运转有效,都取决于中层管理的工作成效:
(1)选正确的人,就是选会执行的人,包括各级管理者和员工;
(2)做正确的事,其重要前提是确保公司上下之间和内外之间信息的充分沟通和反馈,为公司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信息,同时决策过程也离不开中层的参与,这些工作都是以中层的有效工作和成果为基础的;
(3)把事情做正确,是管理工作赋予中层管理者的天然职责。高层的任务是建立愿景、制定战略和分配资源,中层的任务是制定标准、建立程序和实施管理,中层是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一个企业执行力不好,往往不是员工层面执行不力,而是在中间的执行层面,工作标准不明确、流程不理顺或者组织实施不力,导致中断执行或者遇到了执行障碍。中层执行力不足是导致企业执行不力的关键环节。
从执行本身来看,管理者要想提升下属员工的执行力,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执行能力。管理的真谛是自我管理,一个自身工作成效不高的管理者,是很难管理好别人的。管理者要为下属做出表率,才能带动下属的工作意识,提升执行的效力。
第三,从管理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层起着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推进作用。一位新提拨或新上任的管理人员,他的工作并不是以自己的管理基础为起点,而必须-全球品牌网-站在前任的管理基础上起步,把前任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让所负责部门的工作绩效更上一层楼。
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谈到:“过去50年来,对管理者的技能、知识、绩效、责任感和正直品格的要求可以说每过一代人都提高一倍。我们现在期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做到的事情,是20世纪20年代只有少数开风气之先河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才懂得的事情。”中层管理人员必须站在前任的肩膀上思考,必须在原有的管理基础和水平上不断进行提升和突破,才算是胜任的中层管理者。
第四,从管理的现状来看,中层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企业中层的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缺少职业化、专业化的合格的管理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很多从业务和专业技术岗位上提拔上来的中层管理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训练,缺少职业化的管理思路,尤其在人际关系处理和组织沟通方面能力相对欠缺,思维模式和工作意识没有主动转变,仍然延续过去做业务和做技术的工作思路,在管理本部门工作和带领团队方面,虽然尽心尽力但仍然力不从心,急需在管理方面补课。
第五,从当今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市场竞争形势来看,中层管理人员急需提升。信息时代的变化和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很多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全球化的冲击,要求管理者必须面对世界,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眼光只局限在本区域、本行业和企业的内部。
二是信息化和新科技的影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取舍能力,对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做出系统思考,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断。三是随着新生代的成长和步入工作岗位,要求管理者必须了解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充分理解人性和把握人性。按过去的管理方式管理新形势下的员工,越来越行不通了。
总之,一方面,中层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绝大部分企业的中层管理的水平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管理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矛盾在新的多变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日益突出,不解决这个矛盾。
管理绩效就难以提升,企业就难以健康发展。因此,中层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提升中层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技能,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提高管理绩效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