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之殇


企业培训之殇
文/姚永献
这期的专栏文章从题目看有点“刺眼”,再观内容可能还会“刺痛”,但我还是要说上一说。
在培训界,早些年有个令企业纠结的怪论——“培训找死,不培训等死”。这话有些绝对,但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培训的重要性,二是科学性。本期的话题我们就把这两个问题“烩”在一起开聊:
先说培训市场。十年前我参与过培训,包括举办论坛,组织各门各派的专家来讲课,收点门票钱。当时的培训市场可以说是各门各派,大师漫天飞,大呼小叫,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说这样的培训市场乱得一塌糊涂,有人说培训这池水快死了,也有人说培训市场开始洗牌了,说什么的都有,唯独培训市场悠然向前走着。搞培训人把培训市场作为掘金之地,至于掘完之后那地还能长出什么来似乎并不重要。听听那伟大的梦想和那高高响起的口号,至今还在耳畔响起。十年后的今天,市场似乎冷静了、成熟了,似乎有了规则,似乎有了“大哥”、“二哥”、“三哥”……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们走上了物质的鼎盛时期,那么随后我们即将进入精神飞跃的时代,这是规律。精神领域的事儿似乎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又包含着培训这个行当,似乎培训又有了火山口,又要喷发了,是吗?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市场定律,人人皆须遵而行之。
接下来再说说培训。培训就是学习,学习是好事,不学无以为进,我们又是爱学习的民族,学习乃理所然、利所趋。学前,我们得把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搞搞清楚。
学以致用,这是本。
老板学什么和企业学什么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必然也有不同的答案,但两者又是息息相关的。
老板学习一要用于自己,二要用于企业;企业学习一要用于企业,二要用于社会;任何学习都不是孤立和片面的。
用得好,用得上,用得妙才是关键。在这里我讲个《小鸡学飞》的故事:一只小鸡特别羡慕老鹰,它也想像老鹰一样在高空自由飞翔,所以它爬过了一座座山跨过了一道道梁,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老鹰的面前。老鹰为小鸡的诚心所打动,于是决定教小鸡飞翔的本领。老鹰把自己所有的本领,毫无保留的教给了小鸡,从10米,30米,50米,100米….老鹰耐心地教授着,小鸡也刻苦地学习着,终于有一天,小鸡可以从很高的地方飞了,老鹰对小鸡说:“你可以毕业了”。小鸡高高兴兴地回去收拾行李,然后一口气跑回了家。总而言之,学必须与用合,否则,将沦为意淫。
再回过来说说培训效果,在实际当中确有不少企业因学习而“下课”的,可能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学习本人。
学习是好药,但也会有三分毒性。从药的角度来说,那就得讲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处方药是必须由专业医师负责开方,开处方麻烦,挂号、排队、诊断、开方、抓药,程序多,但这是慎。还有一种要属于OTC,可以放在超市货架,根据个人需要自选,不用医师个别指导,自己凭感觉对症拿药,方便简单,但往往不是个性化解决方案。
培训好比OTC,一副药治百家病。OTC药品都会有个说明书,里面讲了禁忌,还有“谨遵医嘱”,这是免责的话,也可以说成是“自选药物,后果自负”。
 比如,曾有一老板说过这样一段趣话“不上课学习,你们(指培训公司)说这老板闷,不学习怎么进步啊;上了课听不懂,你们说这老板笨,理解能力太差,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了回去用不上用不好,你们说这老板傻,怎么能照搬照用啊,不开悟,还得加强学习。”学习唯学习,这岂不偏了道。
老板学习好比电脑程序升级,下载软件要看硬件承载能力。不是所有先进的软件都是好的,要考虑内存,否则会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再出现个木马什么的,不死机才怪呢。电脑死机,可以重装系统,可以重启,这个成本不大,怕的是重要文件永久性丢失。
企业学习就像上学读书,7岁上一年级的课,8岁上二年级的课,把握企业的阶段性,一步一个台阶。也可以越级,一步两个台阶,但不能一步换代。神童古今皆有之,但毕竟鲜矣。
近观如今的培训,有很多人在追求一种“攀比”,你能学我也能学,你花得起钱我也不差钱,当然,这是人家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无权指手画脚,但还是多嘴奉上一句”偏离靶心等于无用功“切莫浪费,节俭光荣啊,哈!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今有“做企业犹如铁锅煎嫩豆腐”你得小心翻铲。培训只是一种促进学习提升能力的工具,你可以使用工具,但不能被工具驾驭,否则,岂不是要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