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中官场“要害”?区委书记谈权力公开只用了10个字!


  点中官场“要害”?区委书记谈权力公开只用了10个字!

    据2011年5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九江庐山区委书记在谈权力公开的问题时,他说:权为民所用,不是主观上为民谋利就行,还要以老百姓能看懂的方式来“用”。群众看不懂,就不是公开,顶多算“亮相”

    他的话我很赞成。在对公开方面,他10个字就总结了:群众看不懂,就不是公开。可谓是点中了官场的“要害”。

    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要求各级政府在政权与财务方面向公众予以公开,让民众监督,以期待社会的公平正义。

    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各地政府也算费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极力公开”,但公开的内容却往往是让人看的莫名其妙,看过之后根本就看不懂,看了也等于白看。

    为什么?因为各地政府在政务与财务的公开方面,尽是一些数字而却没有具体的政务事项及具体的开支内容,只有阿拉伯文,却没有中文释义,让国人如何能看懂?

    有一点不能避而不谈,那就是我们的地方政府还有很多的“三公消费”,致使其不敢公开,公开出去怕民众不服,怕民众议论,所以就只公开了一些数字,问公开没有?答曰:公开了。但实际上,如此公开就等于没公开。如果各地政府敢于公开一切开支,即使有些不为过的“三公消费”,民众也会认可的。因为在民众眼里,敢于公开的领导干部一般而言都是自身没有污点的。

    而今,九江庐山区委书记所言公开的10个字却直击官场公开“要害”:群众看不懂,就不是公开。此话应引起我们党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及借鉴决策。

    若谈公开,政务的具体事项及财务的明细开支都应逐项分类公开,这才叫真正的公开。若所谓的公开和民众玩起了“躲猫猫”,这叫“忽悠”百姓,公开了还真不如不公开,免得让人瞎寻思。

    在我眼里,各级政府如果都能详细地列举政务的具体事项及财务的明细开支,接受民众的监督,我相信,肯定会避免各类事件的不公现象的存在,并可避免领导干部们的贪污腐败行为的继续发生。也定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及爱戴,让人民满意,群众放心,从而使得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冯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