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情,我们总会想到一个词:人多地少。确实如此。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然而,一边是极度紧缺,一边却是挥霍浪费。大马路、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置工业园……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们可以承受的吗?真的是发展所必需的吗?为此,半月谈记者分赴江西、重庆、河南、广西、北京等地采访调研,所见所闻让人揪心。土地粗放使用的方式仍在延续,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土地,正在成为与能源一样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过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地耗了。(《半月谈》2011年第3期)
“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土地的粗放式使用,大量的土地建设中,一边从农民手中强制低价拿地,一边在建设中大肆挥霍用地,林林总总的新城区、遍地开花的工业园、为数不少的高尔夫球场、方圆数里的大学校园等等,但建完后很多是闲置的,冷清的,我们真的需要吗?盲目的发展必须要制止,我们必须严查非法占用、多占、闲置的现象,在规划建设时,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吗!
中国是多山地的国家,农业用地本来就紧张,现在中国的圈地性城市化及所谓的民生工程已经将农民从土地上挤占的毫无生存空间!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居住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岂能统统用一个GDP久能给掩盖了。纸里是包不住火的,面对着贪婪者无度的掠夺欲望,终有一天,大地会对你说:我已经枯竭,再也不能给你什么了!
时至今日,我们的好地大规模的被盖了楼,修了别墅,城市大了,GDP增长了,可我们的农业发展还在靠天吃饭,靠化肥提高产量,灌溉农田的机井越打越深,地下水资源匮乏,如遇荒年人民怎么生活?难道没有切实给力的发展道路?
经济的发展不能一味地靠圈地,建开发区,建大厂房,建各种各样的大项目,然而盲目地圈地扩建,不仅会有大量的闲置土地,造成巨大的浪费,更会使我们有限的环境越来越少,难堪重负啊!科学的规划,合理的配置,不能重复建设、过度超前,才能真正的改善经济,改善生活。
GDP增长对土地占用量达日本8倍,难道就没有切实给力的发展道路?
comment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