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评论员 蒋举
明儿就是大年三十,我们准备好了年货、鞭炮和年夜饭,更准备好了过年的心情,因为过年时候的精神感受,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比什么物质收益都更重要。
中国人遇到“泛”这个概念很久了,但是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也就是最近的事儿,“泛”是外来词,即英文前缀“pan-”,“泛美”一词原文Pan-American,是指全美洲,“泛太平洋”就是指整个太平洋地区,对此中国人并没什么异议:爱泛不泛吧,不干我事儿。
直到近些年,“泛”这个概念被国人“超规模使用”,才有人互相打听“‘泛’是什么意思?”比如北京朝阳区有个地方叫CBD,于是一些好事之人就制造了“泛CBD”一词。
“泛CBD”与前面的“泛美”、“泛太平洋”不同,人家是指整个美洲、整个太平洋,而“泛CBD”却是借着CBD的名号,其实泛指CBD之外的地方,比如说东五环、东六环以外,甚至某些北京东部河北县市也都“泛”到CBD里面了。这里的“泛”有个好处,就是参照CBD中央商务区的土地价值,把CBD之外的房子卖个好价钱。
笔者不想大过年的提起高房价这个令很多人不快的话题,而是想把这个“泛”废物利用,给大家增添一些好心情。
在“泛”之泛滥以后,国人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是“泛”?于是又一个英文闯入我们的生活“FUN”,年青一代反过来再用英文重新解释,我们可以在搜索中找到“FUN”的概念:“FUN”是一种高妙的生活态度,从乐观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捕捉、制造乐趣,就无处不可乐。“FUN”是一种大智慧,对生活的大彻大悟,源自内心的智慧和幽默感,可化解一切乌云。
笔者在此大胆地推断,“泛”也许是很高尚的人格。在传统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国人为何不能“泛”一下呢?
为人父母的不妨“泛”一下,你可以理解不回家过年的孩子,他们也许就是被沉重的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省去一次探亲的机会,可能就等于少辛苦几个月啊。
为人岳父岳母的也应该“泛”一下,原谅女儿女婿没有陪您过三十,毕竟人家姑爷也是独子,不可能分身侍奉两家老人。
老战友、老同事也有必要“泛”一下,虽然他们说了你最忌讳的“见一次少一次”大过年的很不吉利,但这至少是真话,你这一辈子净遇上说假话的,像这样对你真情流露的可能已经不多了。
当老板的更应该“泛”,不要总想借着过年盘算开了哪个员工,谁还没年轻过?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说不准谁就是你的摇钱树。
当伙计的也不是不能“泛”,别拿自己的老板跟财主划等号,别埋怨年终奖少了、加班费不够了,也许多年来老板真是自己一个人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多少次企业活不下去,都是他想办法从家里拿来的钱给大家发工资的。
收红包的时候大家都要“泛”,别计较自己吃亏了,本身压岁钱就是礼尚往来,最多是个祝福,你多给别人些祝福,能换来更多的好心情。
让我们这些“泛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一群人。在结束此文的时候,笔者又搜索到一个网帖:“‘FUN’族就是一群阳光灿烂、每天用心微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