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检查团“打砸”出的是啥“文明”?


记者30日从四川省达州市有关方面获悉,达州市纪委日前对媒体反映的达州文明检查团打砸娱乐会所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查处:临聘驾驶员张名浪赔偿茶几损失费3000元且被辞退,身为带队领导干部的张正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同时,张名浪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已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500元。其他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受到相应处理。参与当晚娱乐消费的人员已全额退赔公款630元。(1130日中新网)

应该说,随着这个处理结果的面世,轰动一时的文明检查团打砸娱乐会所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了。但它所留给公众的痛伤依然存在,留给世人的思考依然在继续,留给大家的诸多质疑和猜测也依然悬而未决。然而无论怎样,这个事件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城市文明不是检查出来的,更不是“打砸”出来的!

众所周知,文明城市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搞个检查团到基层走访一下、检测一下城市的文明指标,绝对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设若按照“从我做起,查者为标”的原则来看,达州的这个文明检查团也忒出格一点、忒不文明了一些。

文明检查团到基层检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地方工作的,指导市民规范自身的行为。因而检查团的每个成员都应是文明的使者,时时处处都要做到讲原则、讲素质,讲纪律,讲形象。但达州的这个“文明检查团却不一样,他们不仅将工作检查到了娱乐场所,而且还粗暴打砸服务设施,甚至涉嫌检查三陪女。试问,这样的文明检查意义何在?这让地方工作还怎么开展?

诚如网友所说,“检查出来的文明”未必文明,反而很可能是地方刻意营造出来的“伪文明”。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滚滚大潮中,不少的地方走进了形式主义的怪圈,劳民伤财乐而不疲。而大多数的领导干部深谙其中之妙而说一套做一套、要求人家一套对待自己一套,甚而发生了白天检查、晚上聚赌,台上提要求、台下搞小姐等等之类的事件。于是,看似轰轰烈烈的文明城市创建,却掩盖了多之又多糜烂与荒唐。

而在中国极其脆弱的道德文明生态中,最大的污染源就是贪污腐败、腐朽低俗。尽管达州方面一再强调文明检查团打砸娱乐会所事件是临聘人员所为,并以管理不善免去了张正银领导职务。但它所折射的,却是文明检查团成员素质良莠不齐以及官者无德的残酷现实。正如他们所解释的“县级干部不会去这种档次的地方”一样,他们那里的县级领导经常光临高档娱乐场还是比较盛行的!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很显然,城市文明不是检查出来的,更不是“打砸”出来的!只要我们善于从源头遏制人的非道德行为的发生,勇于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城市文明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李吉明201112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