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缘何不摒弃户籍制度


  核心提示:建立户籍制度短期内不会改变的这一共识非常重要。在中国,贫民窟不会发展到像其他国家那么大的规模。失业工人通常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呆在城市没有任何好处,在家乡,他们反倒可以挣到一些微薄的工资。户籍政策还限制地方政府开销。

  Seeing Red in China网站发文,原题:中国缘何不摒弃户籍制度。以下是文章内容摘编。

  最近一段时间内,我已经指出了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因此,尽管关于如何改变户籍制度有许多争论,但我认为,建立户籍制度短期内不会改变的这一共识非常重要。

  令人惊讶的是,户籍制度不是共产党理想中用来控制民众的方法(在多数和我交谈过的美国人眼中,户籍制度就具有这一用途)。户籍制度其实是中国千百年来户口登记的一个改进版本。最初的户籍制度也用于限制移动人口,并除掉那些惹是生非的人。在50年代,现在的户籍制度用于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能使人口更容易向外扩张,利于政府控制当时的局势。

  尽管中国已经远离了计划经济时代,但关于户籍制度为何持续下来,仍有许多争论。以下是一些经常提到的论点。

  贫民窟

  和任何中共党员谈论起户籍制度时,他们都会提及中国没有贫民窟,不像印度或者菲律宾。户籍制度产生的这一益处不可否认,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那样光鲜。中国农村农民不能移居到城市,他们通常生活在缺乏适当卫生设施的砖瓦房里,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通常住在拥挤的宿舍里,被迫切断了他们和家人的联系。

  然而贫民窟通常也包括了大量处于工作年龄的失业人口,以及不能上学的儿童。在中国,贫民窟不会发展到像其他国家那么大的规模。失业工人通常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呆在城市没有任何好处,在家乡,他们反倒可以挣到一些微薄的工资。孩子们常被父母留在家乡,和祖父母们一起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上学,当然这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促进商业

  批评者常常指出,户籍制度为工厂老板带来了巨大利益,却压迫了外来务工人员。这当然是事实,但他们好像忘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才是整个国家成千上万工厂的主人(记住,国有企业是中国保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方式)。对政府而言,保持工人薪资水平较低并且限制工人议价能力才是王道,尽管这一制度是不公平的。

  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一直是中国成功经济很大的一部分,户籍制度恰恰有助于确保时新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如果移民大批量涌向城市,缓慢的经济发展将导致局势动荡,中国强盛发展的另一个因素——稳定性,也会被破坏。

  在地方政府官员的眼中,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有利于GDP增长,更利于个人晋升。依照我的经验,商业和政府通常都不会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反对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更不要说一个国家了。

  限制地方政府开销

  户籍制度短期不会改变的第三个原因是,假如地方政府不得不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获得的利益,整个社会系统就会崩溃。外来务工人员月薪只有两三千人民币,只缴很少的税,但却需要教育、医疗保险、警察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由于中国的税收结构问题,如果地方政府不采取户籍制度,那么它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连目前状况的最低水平都无法达到。通过这样分化人口,政府可以为本地人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最大程度地维稳。

  正如毛主席在大饥荒年代所说:“如果粮食不够吃,人民都会饿死。但让一半人饿死,另一半人饱食,总比让所有人饿死好的多。”农村居民就是这些要被饿死的人,当城市居民吃掉他们的口粮时,他们却在别人的问题中死亡。(译者 doraemon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