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大幅度的折价甩卖建设银行的股票,中投则大量的接手,而这些股票是咱们数年前以比大白菜还低的价格求人家买的,基本上是属于那种半卖半送的性质,如今咱们自己再用比原先出卖高数位的价格再买回来,不知道这生意经到底是怎么个算法,或许咱们普通的老百姓看到的只是外表,其中还有更深的含义在里面也说不定,否则的话,这样的事情,放在咱小老百姓面前也断不肯做这种事情的。早知现在要花更高的代价再买回来的话,当初为什么不就直接由中投接手呢?那样的话至少可以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即使中投当时没有那个能力那也可以以同样低的价格,卖给本国的老百姓啊,何必非要卖给老美呢?就像那个中石油一样,当时卖在外国人的时候,价格是何等的低?基本上也是半卖半送的性质,恩德曾经有人根据相关公司公开信息做过统计,中石油仅仅只是这些年来的分红就已经让那些老外赚得盆满钵满的了。可是,等到中石油回归A 股市场,面对国内的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时候,则变成了贪婪的虎狼了,至今那些以发行价买到中石油者仍然还被套在高高的山岗之上,更不要说那些冲着亚洲最赚钱公司这一头衔而去在中石油上市第一天抢进的投资者了,照中石油这些年来的表现,他们只怕今生都不可能看到中石油让其解套的那一天了。
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买卖,在当今这样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显得是那么的刺眼和令人匪夷所思。但愿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让国人大跌眼镜的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