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放残疾人器具是最大的惠民


免费发放残疾人器具是最大的惠民
 
 
昌吉市启动“残疾人康复服务进家庭”惠民工程工作,投入65万元资金购买了48类共1000件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免费发放给全市1000名贫困残疾人,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见10月19日《新疆新闻在线网》)
 
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不久,新疆的运动员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用身残志不残的精神书写着新疆人勇敢进取精神,就取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这种精神缘自哪里?笔者以为,缘自党和国家的关爱,缘自新疆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生活的物资帮助和精神鼓励。昌吉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进家庭”活动,免费为贫困残疾人送轮椅、拐杖、还有特别严重的残疾人用的防褥疮的床垫等辅助器具,这难道不正是这种精神的诠释吗?新疆的残疾运动员们之所以能取得令人注目的骄人成绩,这与新疆政府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分不开。
 
残疾人由于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都异于常人,特别是一些身体组织、基本功能丧失或者心理不正常的残疾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因此,如果社会不给予关爱和鼓励,特别是物资条件上的帮助,他们的生活怎么会有希望?昌吉市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让更多的残疾人更好的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不仅在物资上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更体现了惠民工程的力量,彰显了社会的关爱,政府的关心。
 
据统计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也就是说每20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庞大,不可谓不让人震惊。我们先不说中国这么多残疾人是国家的负担,只说是多少家庭累赘!特别一些低收入家庭,本来生活就很不容易,如果再有一个残疾人,这样的家庭生活怎堪设想?如果没有社会的帮助,政府的关心,那么,大多数残疾人只有在家里聊无生趣地等死,除此别无它法。因而,昌吉市这种惠民工程,想为残疾人着想,做为残疾所做的惠民工程,不但需要在全疆内推广,更值得全国各级政府学习。也许有的地方政府在“全国残疾日”这样的日子里,也上门给残疾人送一些水果或慰问金,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行动非但少的可怜,而且也只能解决残疾人的一时之需。因此,为残疾人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这才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条件,这不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更是地方政府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具体体现,是最大的惠民。
 
残疾人是我们社会、我们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也将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抓,但仅仅解决残疾人的温饱还不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政策的伟大,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因为,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上影响国家大局,增加政府的负担;下愧对残疾人,有失残疾人的信赖。所以我们的各级政府应该像昌吉市这样,加大关心力度,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所有的残疾人像新疆的残疾运动员一样,在生活中展翅飞翔,谱写身残志不残的新曲。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