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温总理


  今天两会闭幕了,我也在电视上收看了您答中外记者问节目,节目中涉及许多国内外大事,经济、贸易、外交、两岸关系、民生等等,但对于两会上的焦点房地产问题谈论甚少,如今困扰年轻一代的主要话题就是房地产,对于房地产的一些潜规则平民百姓难以了解,百姓最直接了当的就是反应在房价上,去年同期,天津的房价还在7千左右,而今年最便宜的也要1万1千多,而收入由于去年经济形势不好不升反降,形成了收入和支出上的强烈反差,造成了收支的极度不平衡,可以说对于投资的群体,希望房价一飞冲天,而对于广大青年,尤其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青年来说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随着国家的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房价不但不降反升,难道这次又是历史规律吗?越调控房价越高?中央的政策毫无疑问是好的,是让利于民的,而执行者是否执行了中央的政策呢?政府是否在制订了政策后下大力度去监管了呢?会不会让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呢?会不会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茶余饭后的取乐的谈资呢?地产开发商说政府的做法不负责任,把房价归结到开发商囤地、捂盘惜售,投资者哄抬房价,他们在为自己叫屈,他们认为房价的飞涨是政府的责任,是地方政府为了地方GDP而高价出售地皮,是政府一百余项税收的累加效应,是包含的层层的腐败贪污受贿成本。总之是非曲直政府和开发商自圆其说,公道却自在百姓心中。

  两会上一些官员说年轻人就应该买不起房,就应该租房,租房挺好,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官员自己是不是在租房,自己的子女是不是在租房,如果这些官员的女儿出嫁,他是否能接受一个没有房子的女婿,如果你不能,你又怎么能接受普通市民接受自己女儿要嫁的人没有房子呢?在越来越现实的背景下的社会,势利和道德的PK,势利明显占据了上风,这就是现在青年买房不得以的苦衷,况且,如今的租房的房租算下来也成为了生活中重要的支出部分,总之,在房子上百姓苦不堪言,造成了平民百姓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百姓的怨声也越来越强,只是高处不胜寒,传不到那么高而已。

  虽然国家出台了廉租房和限价房的政策,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并不是每个穷苦百姓都有资格申请,富人不愁住,穷人也不愁住,有政府在照着他们,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夹心层呢?商品房买不起,限价房和廉租房又申请不到,生活苦不堪言,这样的生活状态又如何能安心踏实的工作呢?更别谈什么建设和报销祖国了,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你希望他能够奉献于社会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迫于压力,唱高调,唱赞歌是可以的,可内心对国家是什么样的情怀就耐人寻味了。

  就拿天津限价房的政策来说,有一条是年收入少于3万,我们比三万也多不了多少,却被挡在了门外,我不觉得这个数字有多么的公平,如果是那样,我情愿把我收入降到三万以下,或者干脆辞去工作。还有一条是个人名下房产不能多于60平,既然已经有了房子了为什么给他们资格申请限价房呢?他们60平的房子价值最少60万,我们这些人要工作多少年才能得到60万,难道他们比我们穷困吗?所以我觉得限价房的政策并不合理。

  如果上层的政策不能有效地执行,始终是一纸空文那政府就是失信于民了,那以后公民还怎么相信政府呢,公民会不会怀疑政府就行证券行业的黑嘴一样,政府说经济要反转了,是不是意味着经济还要遭遇滑铁卢呢?政府说房价要控制,是不是意味着房价又要突飞猛进了呢?政府说要减小贫富差距,平衡收入分配,是不是意味着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又会加大呢?希望政府的好政策能够有效落实,莫让房价的狼烟再起,考虑一下夹心层的生活处境。还社会一个和谐,还人民一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