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追求什么就存在什么方式的剥削
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和人的觉性、精神上的无剥削论是十分脆弱的,只能是一种空想,最多是昙花一现的人造世界。依照经典剥削论和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假设物质丰富精神文明就没有剥削,则意味着:个人能力可满足自己欲望,无需剥削方式补充;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利益交往,也就没有不平等交易;社会没有分工合作,也就没有赢亏之说;更不会有精神产品与精神交流……。如此,社会进化完毕?!但由于人的欲望无穷,物质再丰富也满足不了人的愿望,精神文明的提高只是将粗暴地追求物质的方式修饰得高雅些而已,不能使文明人放弃追求人生价值的欲望。而且,人与人之间只要存在物质的精神的交流就存在产权利益配置分配问题,这正是剥削所依存的环境。实际上,人们追求什么,什么就缺乏,缺乏什么,人们就会去争取什么,靠正常渠道争取不到就会不择手段,如剥削方式。可以说,人们追求的东西并不限于物质、权力、财富。共产社会时代的人必然有所追求,追求什么就存在什么方式的剥削。
人的欲望表现在人生追求永久生存并体现其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以追求生存为主,在发展社会以追求物质消费为主,在发达社会以追求财富积累为主,在高级社会将以追求精神荣誉为主。人类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是追求物质的精神的富有过程。如果共产社会没有剥削,则共产社会里的人可能就没有追求。
综上所述,以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进步推断在共产社会剥削会消失是错误的。原始剥削者通常是武力强大群体;现代剥削者通常是富有文明人群。当然,原始剥削凭借武力进行掠夺是野蛮的,但剥削的存在与消失同野蛮、文明无关,只与能力有限和欲望无穷的矛盾相关,产生于物体存在法则。只要物体存在法则还在起作用,只要共同劳动共享资源的社会关系存在,剥削就存在。随着社会进步,剥削从野蛮进化到文明,虽更具欺骗性但更为良性。从武力掠夺转化为权力、财力侵蚀,从局部发展到全部,从非法渗透到有些合法。
世界是矛盾的世界,剥削和反剥削就是其中一对矛盾,它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存在理由是让少数敛财者鞭策多数人劳动。虽然剥削、压迫有强迫劳动、驱除懒散和促人靠奋斗翻身的作用,但以按劳分配等激励劳动竞赛的公平分配原则代替剥削是符合天赋人权迎合人民追求可实现多赢的人本主义。因此,我们仍要追求超共产社会,但不要追求无剥削的空想社会,而是要为反剥削抑制剥削多做工作,付出更多努力。我们可以反剥削但无法消灭剥削,我们要用按劳分配取代剥削者通过制造贫富悬殊乃至陷人于生活困境中的种种方式强迫被剥削者劳动的状况。有史以来,多数精神文明高尚者是反剥削的先知先锋。“虚物质论和531系统理论”的创建正是试图抑制剥削的恶果,建立人权平等的和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