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低龄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对此还作出专门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近年来职务犯罪里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而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对此则作出更其深入、理性的分析,认为“只问年龄不问能力容易导致腐败”。林教授在这里显然意在强调,干部使用更要注重德才,不能“唯龄是用”。
然而,有人却对此大加质疑,认为“干部职务犯罪年轻化”与“只问年龄不问能力容易导致腐败”的结论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关系”(参见http://www.sina.com.cn2008年04月26日中国青年报)。事实明明已经摆上桌面,还对专家的这种分析疑惑不解,这就不免让人犯糊涂了。看来,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与干部低龄化之关系还很有必要认真地说上几句。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低龄化,这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应该作综合全面的分析,但若断然地认定与过分片面强调干部使用的所谓“年轻化”完全无关就很有失客观科学和缺乏责任心了。这里我只说三点。
其一,过分和片面强调干部使用年轻化,是当前干部使用上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少地方甚至“一刀切”地把干部使用年龄定死在某一框框内,而且年龄定得是越来越低,“低低益善”,有的地方还把干部年龄大幅降低当作组织工作的政绩大加宣扬,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误导。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我看至少有两种:一是这种年龄上的硬套和不切实际地大幅降低,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难免使干部德才的这一重点考察被淡化下来;二是年龄上的强行硬套,大大地缩小了干部遴选范围,难以做到“好中选优”,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影响到对干部使用的德才要求。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人以“干部年轻化”为名,大肆排除异己,培植亲信,甚至借以大搞裙带关系,大搞钱权交易,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如何能过利益诱惑关呢?
其二,有人说,“年轻就是财富”,这话不假,因为一般而言,年轻意味着时间,意味着精力。但是,年轻在某种情况下也意味着缺憾,因为一般而言,年轻也意味着经历少,经受的生活磨难少,因而人生价值观的基础相应也就不那么坚实牢固。由于片面强调干部年轻化,一部分年轻人得以火箭发射式提拔,这就一方面,因为干部的历史单薄,干部考察者难以对干部作更准确的认识判断;另一方面也使得这部分年轻干部本人缺乏了做领导干部的必要思想准备和做领导干部所必备的人生历练,这种人,一旦面对诱惑,抵御力是很有限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里毛泽东曾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批判两位被腐化而欲叛党的干部:“有的人是‘小狗没见过大屎’,逮着了就拚命地吃,结果,不是被噎死,就是被撑死。”“小狗”之所以容易被“噎死”和“撑死”,说到底就因为嫩,就因为经历得少。从一些年轻干部犯罪手段的幼稚和大胆上,我们不是也很见“小狗”之悲吗?
其三,过分和片面强调干部使用年轻化,使得部分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变得越来越轻易、顺利。可是,人往往就有这么种缺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珍贵,越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越觉不出它的重要。年轻干部提拔的轻易顺利既可以使人感恩,也可以使人骄傲自满,甚至不珍惜自己的分外拥有。这也就难怪某些年轻干部一阔就变脸,就贪图享乐,爱染恶习,而不重洁身自好。
看来,对“干部年轻化”要作全面准确的理解,就像当年邓小平同志要求全面准确领会毛泽东思想一样,不能作片面机械地理解。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象令人深忧,但更令人深忧的是对这种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存在的客观原因视而不见,自欺欺人。亡羊补牢虽为晚,却至少可以避免日后进来的羊少“亡”或不“亡”,但若亡羊而不补牢,后进的羊,就照“亡”不误,甚至“亡”得更大胆,更“有经验”,因而也更有成效。
然而,有人却对此大加质疑,认为“干部职务犯罪年轻化”与“只问年龄不问能力容易导致腐败”的结论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关系”(参见http://www.sina.com.cn2008年04月26日中国青年报)。事实明明已经摆上桌面,还对专家的这种分析疑惑不解,这就不免让人犯糊涂了。看来,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与干部低龄化之关系还很有必要认真地说上几句。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低龄化,这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应该作综合全面的分析,但若断然地认定与过分片面强调干部使用的所谓“年轻化”完全无关就很有失客观科学和缺乏责任心了。这里我只说三点。
其一,过分和片面强调干部使用年轻化,是当前干部使用上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少地方甚至“一刀切”地把干部使用年龄定死在某一框框内,而且年龄定得是越来越低,“低低益善”,有的地方还把干部年龄大幅降低当作组织工作的政绩大加宣扬,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误导。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我看至少有两种:一是这种年龄上的硬套和不切实际地大幅降低,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难免使干部德才的这一重点考察被淡化下来;二是年龄上的强行硬套,大大地缩小了干部遴选范围,难以做到“好中选优”,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影响到对干部使用的德才要求。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人以“干部年轻化”为名,大肆排除异己,培植亲信,甚至借以大搞裙带关系,大搞钱权交易,这样“选拔”出来的干部如何能过利益诱惑关呢?
其二,有人说,“年轻就是财富”,这话不假,因为一般而言,年轻意味着时间,意味着精力。但是,年轻在某种情况下也意味着缺憾,因为一般而言,年轻也意味着经历少,经受的生活磨难少,因而人生价值观的基础相应也就不那么坚实牢固。由于片面强调干部年轻化,一部分年轻人得以火箭发射式提拔,这就一方面,因为干部的历史单薄,干部考察者难以对干部作更准确的认识判断;另一方面也使得这部分年轻干部本人缺乏了做领导干部的必要思想准备和做领导干部所必备的人生历练,这种人,一旦面对诱惑,抵御力是很有限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里毛泽东曾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批判两位被腐化而欲叛党的干部:“有的人是‘小狗没见过大屎’,逮着了就拚命地吃,结果,不是被噎死,就是被撑死。”“小狗”之所以容易被“噎死”和“撑死”,说到底就因为嫩,就因为经历得少。从一些年轻干部犯罪手段的幼稚和大胆上,我们不是也很见“小狗”之悲吗?
其三,过分和片面强调干部使用年轻化,使得部分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变得越来越轻易、顺利。可是,人往往就有这么种缺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珍贵,越是太容易得到的东西越觉不出它的重要。年轻干部提拔的轻易顺利既可以使人感恩,也可以使人骄傲自满,甚至不珍惜自己的分外拥有。这也就难怪某些年轻干部一阔就变脸,就贪图享乐,爱染恶习,而不重洁身自好。
看来,对“干部年轻化”要作全面准确的理解,就像当年邓小平同志要求全面准确领会毛泽东思想一样,不能作片面机械地理解。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象令人深忧,但更令人深忧的是对这种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存在的客观原因视而不见,自欺欺人。亡羊补牢虽为晚,却至少可以避免日后进来的羊少“亡”或不“亡”,但若亡羊而不补牢,后进的羊,就照“亡”不误,甚至“亡”得更大胆,更“有经验”,因而也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