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规划不言悔
漫步团风城区,驱车乡镇大道,林立的高楼、新颖的设计、漂亮的工厂无不见证着一位规划设计人的心血和风采。他就是每年被评为团风县先进工作者的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成方。
王成方,1962年出生于黄州区禹王办事处新河村,1980年高中毕业后参军,1983年复员回到禹王城建办工作,1992年安排到黄州市规划局,1996年区县分设后调至团风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机关规划股,1998年任团风县城管大队规划中队队长,2000年任团风县白蚁防治所所长,2001年到团风县规划局设计院任副院长至今。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我更愿做叶的事业。因为我的根在规划设计这块土地上。”22年来,特别是参加规划设计工作13年来,王成方饱蘸深情,不畏困难,不记得失,在规划设计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撒下了一路汗水、一路芬芳。
“打铁先要本身硬。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了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他从零起步,自费购买了许多书籍,一有时间便潜心钻研;他虚心好学,向老同志老专家请教,并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到现场实地把脉。2004年,他在全市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团风建县时,百废待兴,特别是老城区改建,面临着人难盘、工作难开展、关系难协调、任务难完成的“四难”问题。王成方没有畏惧,相反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一次,因为旧房占据了通道,他在规划设计时,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遭到群众的责骂,还将他的仪器摔打。他耐心的做说服教育工作,最后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与群众打交道,就怕冲动。只要有耐心、不怕吃苦的精神,就没有爬不过的火焰山,趟不过的通天河。”
1998年,团风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大批拆迁的受灾群众要安置。看到那么多的受灾群众在炎炎烈日下住在简易的工棚中,王成方心急如焚,他不分节假日,不分雨晴天,带病坚持工作,日夜奋战在工地上。那时,他小孩子刚出生,家人打电话叫他回家,但看到规划正在急口上,他硬是没有回家。事后,他妻子数落他,他一个劲的道歉,并深情的说:“我知道你辛苦了,但是你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王成方毅然选择了事业。通过与同事们的努力,规划拆迁移民300多户。罗霍洲移民新村成为团风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2002年是团风招商引资年。城南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具体落在了王成方头上。面对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的现实,王成方没有退却,毅然接受了任务, 7月三伏天,他中暑晕倒在工地上。到医院打了点滴后,他没休息几个小时,便依然回到工地。就在规划设计的关键时刻,王成方孩子的手被电击,当时还休克了。妻子打电话来,催着要他回去。他强忍悲痛,叫妻子好好料理孩子,便一头扑在工作中。事后,他回家抱着孩子,热泪满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给设计院的工作任务,使城南工业园的道路、电力、排水、电信等设施设计完备,23家来团风投资的招商引资企业顺利落户。此外,他还先后完成了人民路、团黄路、临江路的城镇道路设计;深入乡镇,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的完成了各乡镇的中心村、工业小区项目规划测量放线工作。
“父母养育了我,党教育了我,设计院锻炼了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资格去计较个人得失。生命是有限的,但为规划设计事业执着奉献是无限的。”
参加工作20多年来,王成方为规划设计事业执着奉献,至今还租住在黄州老禹王城建办的老房子里。他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日,加过不少班,他从不要一分钱的补助,相反他每天拖着60多斤的仪器奔波在工地之间,坐麻木费花了不少,但他从没有讲过价钱。2002年,妻子下岗后,生活无着落,他上有98岁的老婆婆(现已去世),70多岁体弱多病的父母,下有幼小无知的子女,仅仅靠他一人来维持。一次,他的父亲患病住院,没有办法,他只好向战友借了2000元钱,医院体谅他困难,没有收清他的钱,就同意他的父亲出院。即使这样,建局时,集资2000元,他二话没说,不甘落后,分文不少;在方家墩村设计时,看到寒风中捡破乱的婆婆,他毅然脱下自己的外衣。
“我深爱这片土地,因为它是深情的;我深爱规划设计这个职业,因为它是我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柱。” 王成方在他的日记上写下了这段动人的话语。
是啊!王成方对工作、对群众、对这块土地是无悔的。那一条条道路,那一栋栋楼房,那一张张笑脸是他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是他热血和奉献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