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会多废话多


  现在的会议太多。

   以到会的领导级别和人数来衡量会议规格。   

    以讲话的领导多来衡量会议的重要。

    以参加会议的人数多来衡量会议场面……

    结果是开了一些没有用的会,讲了一些没有用的话。

    单就领导某些讲话而言,实在是懒婆娘的裹脚布。

    篇幅长——一般没两个多钟点下不来。什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什么相关部门、有关单位;什么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原则上;什么调度会、协调会、汇报会等等。

    废嗑多——说一些没有什么错但没有什么用、别人都知道而且都会说的话。什么新的形势、市场经济、WTO、三农问题、控制集体访和越级访等等。 

    官腔足——从头至尾充满了有其自身特色的口号式“官方语言”,往小了说是缺少人情味儿,往大了讲是形式主义,用假声唱花腔。

    结构老套——整个结构比八股文有所精炼,但基本为老三段。一是重要性,从不同角度谈提高认识之类;二是主要工作,什么指导思想、重点工作、实现目标之类;三是几点要求,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密切配合、将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之类。什么好事用此一套就让人腻歪。

  捉刀代笔——不论什么会儿都要拿个稿,讲话稿也没有几句是自己写的,说个纲目就不错了。

  没有用的会就别开了。

  没有用的话就别讲了。

  多用些功夫去学习、去思考、去提升自己。

  多用一些时间到百姓中去体验民情、了解实情。

    但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么,问题就来了。不用文件传达文件,不用会议传达会议,那怎么传达?“传达”在这里非常重要。有些人不开会、不发文件还真的不会干“工作”了。我看吕日周就会,当然他也不是不开会、不发文件。

   对此我问过一些草根平民,他们的回答令我吃惊地发笑:“这是老传统,国民党的税、八路军的会。咋解决?当头头的都没有招,我们老百姓有啥招?成天光忙活生计,也没有闲工夫琢磨这些事儿。但话说回来,办法有的是,可是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一般人我不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