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研究金融学的人,我每天的工作都几乎与各类资产定价有关。不过,随着金融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渗透,很多过去算不上资产的东西现在也开始有了资产属性,也需要用资产定价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比如房价问题,比如被市场炒作的农产品价格暴涨问题。除了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外,还有一类企业家们十分关心的定价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定价。我的一位商界朋友就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只中国产的节能灯贴上飞利浦的商标价格就可以翻几倍?从初级层面看,品牌只是个标签,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另一种商品的标志,但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品牌却实实在在是一项资产,是拥有者的财富。有一个笑话,说可口可乐公司从来不...
作者文章归档:田立

并购重组:被念歪了的经
年初至今,资本市场的改革如火如荼,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都被证监会列入了改革日程,包括投资者多年来“耿耿于怀”的IPO审批与定价、退市制度以及防范恶意炒作等。在这一系列新政出台不久,另一个市场难题也被正式纳入改革范围,这就是并购重组。
中国的资本市场之所以对并购重组积怨甚深,关键在于一些人的歪曲运用:一些濒临死亡(或者应该退出市场)的劣质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的掩护下偷梁换柱、偷换概念,借着华丽的躯壳把僵尸包裹起来,然后在市场上重新炒作,把更多普通投资者拉下水后转身逃脱。这从小处看是损人利己,而从大处看则是公然破坏市场的公信力和亵渎市场天性。因此,这个问题...
厘清估值差异 B股改革前提
B股市场实在是冷却了太久了,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都快忘记它的存在了。最近,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研讨的不断深入,这个“出生”在特殊时期、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子市场再次引起证监会的关注,B股市场到底怎么改虽说不至于关乎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成败,但也是此次改革绝对不可忽视的部分,正如人们常说的,决定整体水平高低的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木板。
B股改革,各界普遍认可三条出路:与A股市场合并、并入H股、干脆取消。从一些成长型资本市场的经验看,与A股合并这条路似乎很成熟,操作也相对简洁;让发行人全部赎回所发B股,然后转发A股,从逻辑上这条路最通畅。然而这些看似不错的方案却...
“IPO定价新政”试解
关于IPO定价,我以前在本栏曾说过,对于成熟的市场,这不是个问题。自由交易,愿买愿卖,即便日后股价破发,也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用不着为一些人的亏损大鸣不平。但在非成熟的市场,IPO定价确实对市场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规范IPO定价就成了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标志。因此,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说明对证监会当前A股市场的成熟度有着清醒认识,也表明新一届证监会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态度非常明确。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读此次新政的具体内容呢?
成熟市场与非成熟市场在定价上的最大差别,在于“...
本轮金融改革从哪里突破
中国经济已进入发展瓶颈期,对此国内外舆论普遍认可;渡过瓶颈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也没有什么异议,但新一轮改革该从何下手,就有争议了。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从深化金融改革入手。从大方向上讲,这很正确。翻开世界经济发展史,尤其从最近二十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几个经济体的发展经历上看,每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危机往往从金融这个特殊的领域爆发,然后辐射整个经济。因此,把突破瓶颈、深化改革的重点放在金融领域,是汲取了经验教训的明智选择。
还是要丰富风险对冲手段
尽管我本人也在国内某商业银行做过几年基层业务,尽管后来的研究工作也多次涉及国内商行,但对于“银行暴利”这个词,还是在最近舆论界热议下开始关注的。因为学术界对于暴利从来就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于是就有学者引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作对比分析,结论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回报率远高于美国。由此可见,中国商业银行暴利问题确实存在。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美商行之间如此巨大的差距,这些学者并没有给出符合科学逻辑的理由。
IPO定价新政试解 期待更多有利新规
关于IPO定价,我以前在本栏曾说过,对于成熟的市场,这不是个问题。自由交易,愿买愿卖,即便日后股价破发,也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用不着为一些人的亏损大鸣不平。但在非成熟的市场,IPO定价确实对市场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规范IPO定价就成了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标志。因此,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说明对证监会当前A股市场的成熟度有着清醒认识,也表明新一届证监会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态度非常明确。
养老金到底该怎样投资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议论已有一阵子了。支持者认为,随着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矛盾,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显现,以现有的养老金管理办法要满足未来的实际需求几乎不可能。借鉴国外的经验,将一部分养老金投资股市已成必然;而反对者则认为,沪深股市十分特殊(实际上是欠成熟),投资收益率之低令人瞠目,把养老金投入其中企图保值增值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还有反对者认为,在当下市道如此低迷之时把养老金“拽”进来,不过是“托市”、“救市”的“歪主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有害养...
财富再分配手段太陈旧了吗
消除贫富差距是经济社会永恒的话题,是任何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矛盾。很多人往往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贫富差距的危害性,认为贫富差距就是经济活动的产物,要解决问题就得先把经济目标搁置一边,否则,就会产生权衡取舍的取向纠结。实际上这是个误会,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当大量社会财富(资源支配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少数握有财富者的偏好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制约。因此,贫富差距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经济问题。
IPO“病原”到底在哪里
本周市场议论最热的一个话题,也许就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那句“IPO不审行不行”了。支持“不审也行”的人说,长期以来IPO的审批程序多流于形式,效率过低,加之某些审批程序中的不明确规定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这样的审批不要也罢。有道理!而坚持“不审不行”的人则认为,尽管当前审批制度、手段等都存在问题,但这只是需要改善的问题,而一旦没有审批制约,像大庆联谊、苏州恒久这样的造假上市案将层出不穷,如此资本市场的大混乱将不期而至。同样有理!这就不好办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怎么可能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呢?
关于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