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锚效应,有人又称它为“锚定效应”或“沉锚效应”,是指若已于某一个位置下锚,其还可以变动的范围就会受锚的限制,锚的位置其实已经大约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也就是说参照有所不同,人们的感觉和判断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人们被最初的信息引导,而形成最初的信念,但却不一定知道该怎样将新信息,融合在自己的思想里,以形成正确合理的决策模式。所以,即使面对新信息,他们仍会坚持最初的想法,无法及时调整原先的信念。这都是因为锚已定,后面的一切便很难有大幅度的调整...
作者文章归档:于泳泓

向顾客说“不”
早在十五年前令人印象深刻的某一天上午,我突然接获一通电话,来电的是我个人往来的外资银行理财专员,她礼貌地告诉我,由于我在该银行的存款金额不足10万美元,她“要求”我补足,不然就得对我加收手续费,或请我结清金额后退出该行的贵宾账户,转为一般的账户……在十五年前的当时,尽管她的通知极为含蓄委婉,但我的反应仍然是非常意外而恼怒,这笔钱作为存款或理财之用,我并没有得到什么利息,难道我这样存钱你们银行还不要?还要赶客人走?这合情理吗?这是一个服务业该有的态度吗?……总之,在一堆不满情绪下,我本着“此处不...
别把所有难题都推给培训
“培训、培训”,这个常被我们挂在嘴上的管理解决方案,长久以来,有被过度神话或过度使用当做“管理万灵丹”的趋势。
全球企业每年针对培训的支出十分庞大,培训费用与销售费用的支出,已经俨然成为管理费用中最不能被忽略、最不得不重视、也最急迫需要被检讨成效的项目。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企业进行培训的实际效果,也有力有未逮的时候,企业不可以动辄将发生的管理问题,一股脑儿的留给培训去解决。
企业该如何重新清楚定位培训呢?培训在管理上有哪些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以及误用?
首先,让教育的归教育、培训的归培训。我们不能把教育和培训...
开会是投资还是成本?
“如果我会死,我希望死在会议上。因为由生到死的转变,没有人会查觉到。”一句西方俗谚,道尽了现代人对于会议的无奈。
举凡研究事理之解决,一人谓之独思,二人谓之对话,三人以上而循一定之规则,谓之会议。因此,会议有三个基本要件:①必须是研究事理之解决;②必须三人以上;③必须依循一定之规则。
议事学基本原则,指引了一般会议管理的规定以及我们主持或参与一些会议的基本精神,它包括:(1)有议事规则的存在,系为增进业务处理与提升合作协调;(2)会议中所有的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多数的一方有权做决定,少数的一方有权做辩护;(3)法定的会议规则必须有足够...
企业应懂得拒绝顾客
懂得拒绝顾客才是竞争力的开始。从单一的市场定位,到多元的市场定位,成功者总是坚定许多不变与变动的原则,不随意顺顾客而起舞,而是掌握自己的利基,勇于向顾客说“不”。
文/于泳泓
多年前的一个上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与我往来的外资银行理财专员,她告诉我,由于我在该银行的存款金额不足10万美元,必须立刻补足,不然要么我加收手续费,要么就请我结清金额后退出该行的贵宾账户,转为一般的账户。尽管她的说法极为委婉,但我仍然非常恼怒,我觉得这笔钱作为存款或理财之用,也没有得到什么利息,难道我这样存钱银行还不要?还要赶客人走?于是,我本着&ld...
良医治未病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说的就是:预防问题或管理问题,都远胜过解决问题本身。
“赢在中国”某参赛者请教张瑞敏说:“张总裁,您日理万机,最优先处理的事是什么?”张回答说:“重复发生错误的事。”
的确,重复发生错误的事,表示我们的问题管理有警讯了!不然何以会一错再错?他也说道:“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强调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
蠢问题与笨答案一样可怕
我曾在《真相的背后是什么?》中提到,真相的背后是解决之道,假如你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对策,表示你还没有看清事实的真相!而要找出事情的真相或了解问题发生的本质,提出聪明的“问题”,与得到正确的“答案”就是关键。徒然会问问题,没有会答答案的一方;或是问不到问题的核心,就算提供正确答案,最后还是牛头不对马嘴。
提问题的一方,最常会被“笨答案”误导方向;而提答案的一方,最常会被“蠢问题”问得不知所云。事实上,这个老问题,在实务上能精准提问与回答的,坦白说为数不多。
解决问题、厘清...
开会是投资还是成本
“如果我会死,我希望死在会议上。因为由生到死的转变,没有人会查觉到。”一句西方俗谚,道尽了现代人对于会议的无奈。
举凡研究事理之解决,一人谓之独思,二人谓之对话,三人以上而循一定之规则,谓之会议。因此,会议有三个基本要件:①必须是研究事理之解决;②必须三人以上;③必须依循一定之规则。
议事学基本原则,指引了一般会议管理的规定以及我们主持或参与一些会议的基本精神,它包括:(1)有议事规则的存在,系为增进业务处理与提升合作协调;(2)会议中所有的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多数的一方有权做决定,少数的一方有权做辩护;(3)法定的会议规则必须有足够...
管理关键的三分钟
该怎么跟员工订目标、打考核、说想法或聊感觉,一直是担任主管的最爱与最痛,特别是近年来,职场新鲜人(有人统称为80后或戏称为草莓族)在职场上的比例越来越高,对担任管理工作的主管,也形成一股新的挑战。即使多年担任主管的人,也总是处在“人际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矛盾中而不易取舍。扮演一个“人际导向”的、比较倾向于会“做人”的主管,要求部属做事时,往往被员工七折八扣的响应、推拖拉弄得执行缓慢;反之,扮演一个“目标导向”、比较倾向于要求“做事”的主管,...
是墨菲定律,还是人谋不臧?
墨菲定律(Murphy's Law)在西方、在管理学界极为盛行,举凡大到世界层次、社会层次、人生层次、工作层次,小到日常生活层次的大小事,几乎无所不能适用。但是,在管理上,我们最多是藉用它的一种启发性的警世作用来提醒我们,而不能把它作为主要原因,因为它很容易成为失败错误所推诿的理由,用来“合理化”一些管理上所发生的不合理与不公义。当人们遇到时事、工作或日常琐事的挫败时,往往会自我解嘲地说:“有什么办法?这是墨菲定律嘛!”这时,我们就应该追究一下所谓的墨菲定律到底是一种巧合,一种魔咒,还是一种铁律?难道真有难以逃避的道理存在,还是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