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曾宪

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青岛京山路26号)研究员。
   1948年出生于青岛。1967年文革中高三毕业。干过多种临时工。1979年调入青岛社科所(社科院),职称逐级攀上,至研究员。
    1965年起自修人文学科;1978年起发表论文;1996年享受国务院津贴,1997获山东省拔尖人才称号。
    自1983年发表《论艺术典型是审美认识中介》(《新华文摘》11期)起,致力于用新方法解决美学难题。历时十五年,完成《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审美价值系统》。目前正在进行的《系统价值学》写作,已历时六年,可能在2004年出版;还准备撰写《系统儒学》,完成时间无法确定。
    论著数量有限,窃自认为皆属独立学术成果,不夹带半点水货,亦不属走私洋货。在美学、哲学之外,也进行儒学、文艺理论、文化批评、伦理学、经济学和杂文随笔的写作,但多数属鱼鲠在喉,不吐不快性质。 

建议全国每人发500元“消费折扣卡”


 

建议全国每人发500元“消费折扣卡”

                 杨曾宪

近几天来,关于“全民每人发千元红包”刺消费、保增长话题,正成为舆论热点。

我非常认同这种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举措,直接刺激国内消费的保经济思路。相对某些社会、经济效益前景不明的投资而言,国家直接刺激消费的投入,其比较效益无疑大得多:一是没有中间审批环节,可杜绝腐败;二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

Read more

“一石四鸟”:扭转中国经济“三高一低”走势


 

“一石四鸟”:扭转中国经济“三高一低”走势

——再论人民币升值刻不容缓

 

杨曾宪

 

 

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三高一低”走势:A高通货膨胀、B高外汇储备、C高税收增幅、D股市持续低迷。“三高一低”彼此关联,是中国经济整体运行信息的反映。现代经济学,分科而治,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开出的“药方”,未必有益于宏观经济。而系统考察“...

Read more

试论雇佣劳动与剥削的非必然关联


试论雇佣劳动与剥削的非必然关联

       

——“价值学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系列研究之一

 

杨曾宪

 

 [内容摘要]本文用原创的“超质劳动”概念,揭开了雇佣劳动中非剥削盈利的“秘密”:雇工在工厂中从事的是协同协作的“超质劳动”,它所增创的价值可以使雇主与雇工双赢。这一研究说明,尽管雇佣劳动在现实中往往存在剥削,但资本却是可以非剥削盈利的。由此得...

Read more

关公”“秦琼”之战,可以休矣


  ——我在“哲学法庭”评判中西医之争

  关于是否应废止中医的争论网上、网下已进行很久了。但我一直没介入,甚至不太关心。因为近百年来,中西医之争从没中断,也从没有结果。但想不到眼下这次争论却把动静闹大了,好几次差点成为“事件”,甚至连陈晓旭之死,也成为激战的导火索,所以,便忍不住想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目的是希望这一争论不要再演变为闹剧,而是能对促进中国医学进步做出某些可能的贡献。但我站在什么立场上发表意见,却是个问题。既往中西医之争之所以没有结果,是因为双方没有共同认可的争论标准。当西医以西医科学为标准、中医...

Read more

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怎样用房贷杠杆遏制楼市投机



    关于当前中国城市高房价之显在、潜在危害已无需多论。套用一习见句式:居高不下的房价的确已到了非抑制不可的时候了。前些日子,央行调整商业银行个人房贷政策便是信号,显示了政府平抑房价的决心。谁知,这一降温房市的措施,却遭到了普通购房者的强烈质疑。某些经济学家也纷纷登场,从理论上推导此举药不对症,没抓住房价高攀的要害,只扬汤止沸而没釜底抽薪。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央行举起的房贷利率“刀子”,并没触动房地产商和投机者的利益,反而伤及了那些有强烈住房需求的普通百姓。
 
    那么,是否真如专家所说,政府通过房贷利率杠杆...

Read more

从蔡定剑看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困境


从蔡定剑看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困境

——评蔡定剑先生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杨曾宪

           

蔡定剑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对中国的宪政民主进程,贡献多多,英年早逝,令人扼腕。蔡先生的可敬之处,是他总是仗“理”直言,观点鲜明,行文充满激情,其渴望中国早日实现“民主”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他去世后发表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访谈(《南方周末》(2010-11-26)便...

Read more

阳光下存在的不公 要靠阳光政策解决


阳光下存在的不公   要靠阳光政策解决

               ——解决“三大分配不公”的路径探讨

 

杨曾宪

 

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严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远低于”:一般企业职工收入远低于公职人员及央企职工、企业退休人员收入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农民工收入远低于城镇职工。这“三大不公&rdq...

Read more

中国的GDP有水份吗?


中国的GDP有水份吗?

——兼谈对中国隐性经济规模的认识

 

杨曾宪

 

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弱智的问题:难道中国的GDP没水份吗?这之中,有专家,也有普通百姓。笔者曾在讲座时就此提问听众,几乎98%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偶有12位听众“NO!”,我便会说:恭喜你,答对了!

当然,我绝不认为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是准确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已不是秘密;各地GDP增速年年超中央数据,一直备受质疑。多年前关于GDP虚报的“段子”更是多多。譬如,一个农民养了几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