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小鲁

王小鲁,1951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曾任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杂志主编、研究室主任。90年代赴澳大利亚访问和学习,近年来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和多家国际学术机构的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两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博士论文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

把收入分配纳入总体改革框架中


  在未来的改革中,收入分配将是一个很突出的方面,不能只就收入分配讲收入分配。前一段一直说要搞一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但我一直感到时机上不成熟,因为收入分配涉及方方面面体制,在没有一个整体改革布局的前提之下,单独讲收入分配改革,可能很难推进,而且一些深层次的、突出影响收入分配的体制问题,恐怕很难触及。十八大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形势,改革有可能获得实质性推进。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要放在总体的体制改革这个框架中来考虑。

  更多地从总体改革角度考虑

  影响收入分配最突出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大范围的、严重的腐败。这造成了政府失效、造成了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矛盾、冲突,造成了社会...

Read more

关于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自2003年以来逐年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数据显示这些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在0.47以上,2008年以前逐年上升,最高点达到0.491,近几年有轻微回落,2012年为0.474。

  近日不断有记者询问笔者对上述基尼系数有何评价。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国家统计局拥有全国最大、覆盖面最全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调查样本,这两个样本的抽样工作是根据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进行的,可以相信是符合统计规范的,在反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方面是基本可信的。基于该样本计算的基尼系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由于样本稳定可比,在反映历年变动趋势方面也有意义。

  但是迄今为止,...

Read more

财税体制可成为政府职能改革突破口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靠市场自发调节不能完成的事情,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等。近年来政府在这些领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对经济无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这方面,需要有个合理的尺度,不能什么都讲“政府主导”。

  如果政府单纯为GDP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不计成本、不顾效果、无限制地投资,就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虽然大量政府投资在短期内有一定拉动增长的作用,但过度投资从长期来看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未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利的。

  另一个方面是政府监管。监管代表政府对于...

Read more

旧体制复归是没有出路的


  我觉得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三十多年,现在仍然面临很繁重的改革任务,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社会管理体制等等各方面的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觉得经过这三十多年,中国大体上建立了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现在好像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反而对中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经济应该变成什么样的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论。我想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首先还是要把方向搞清楚,大家要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搞清楚方向,取得共识,才能够进一步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

  我自己感觉到有几个很基本的问题是需要搞清楚的:

  一、中国到底需要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

Read more

改革收入分配的五个抉择


  在历时8年的争论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从方案开始酝酿至今,收入分配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然而,中国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收入分配模式,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存在严重分歧。

  事实上,收入分配模式只是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并与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收入分配模式。那么,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模式以界定收入分配呢?笔者觉得有5个基本问题需要作出回答。

  计划体制还是市场体制

  中国不能为了追求平均主义而离开市场经济轨道,倒退回计划经济时代。20世...

Read more

不应夸大宣传医保覆盖率


  最近一个时期,不断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分别覆盖了4.7亿和8.3亿人,两者合计,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特别是近日新华社又报道称,我国卫生部长表示,我国基本医保已覆盖96%的人群,中国已跨入具有全民医保制度国家行列。

  上述报道显然夸大了中国的基本医保覆盖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和社会保障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6.91亿人,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参保人数,到去年底合计为4.73亿人,只覆盖了68%的城镇常住人口。还有2.18亿人没有被覆盖。

  城镇常住人口68%的医保...

Read more

稳增长不能再靠投资


  今年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超过预期,这本身就说明我国过份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基本走到头了。目前上一轮扩张性宏观政策带来的通胀效应尚未完全吸收,而过去多年来的过度投资已带来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降和其他负面效应。以钢铁业为例,市场需求6亿吨,产能已经达到9亿吨,有1/3的产能过剩,而近一时期仍有钢铁投资项目在继续上马。在2000—2010年这10年中,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比已经从2.4上升到6.0,显示投资效率在急剧下降,投资资金的浪费越来越严重。继续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不直接导致产能扩张,但在储蓄率过高、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一旦投资需求迅速扩张,必然引...

Read more

不动既得利益 失衡无法纠正


  ——论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中美两国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经济失衡。

  在美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在美国金融体系的鼓励下,高消费、不储蓄,并大量借债买房。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美国居民储蓄率已经降到了-1%,显示美国居民消费已经超过了全部居民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居民消费并不包括购买住房的支出,实际上美国人买房子的钱完全靠借贷。如果储蓄率不变,是无法用他们自己的收入还清贷款的。2007 年,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体的美国家庭负债已经积累到13.8万亿美元,与当年GDP总额等值。恰恰是这样的“次级信贷”,被美国金融机构经过&l...

Read more

2012年及未来宏观经济展望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2012及未来宏观经济的展望”。我想首先谈一下我对近期宏观经济的看法,下面也想谈一下中长期经济的一些问题。

  近期宏观形势

  首先介绍一下我对近期宏观形势的看法。大家知道,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渐走低,前三个季度分别是9.7%、9.5%、9.1%,估计全年增长率略高于9%。其次,出口增速放缓,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可能会收窄到1500-1600亿。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降到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幅可能会降到17%左右,比2010年降2.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长仍然快于2010年,但是现在看来居民消费...

Read more

中国延续高增长所需的结构调整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2012及未来宏观经济的展望”。我想首先谈一下我对近期宏观经济的看法,下面也想谈一下中长期经济的一些问题。

 

近期宏观形势

首先介绍一下我对近期宏观形势的看法。大家知道,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渐走低,前三个季度分别是9.7%、9.5%、9.1%,四季度我认为可能会在8.5%左右,全年增长率略高于9%。

其次,出口增速放缓,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可能会收窄到1600亿。这个数字是最近商务部长陈德铭讲的,我原来的估计是1500亿。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降到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幅可能会降到17%左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