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可成为政府职能改革突破口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靠市场自发调节不能完成的事情,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等。近年来政府在这些领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对经济无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这方面,需要有个合理的尺度,不能什么都讲“政府主导”。

  如果政府单纯为GDP而投资,为投资而投资,不计成本、不顾效果、无限制地投资,就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虽然大量政府投资在短期内有一定拉动增长的作用,但过度投资从长期来看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未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利的。

  另一个方面是政府监管。监管代表政府对于市场的一种干预,像食品和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监管。但政府监管本身需要有一套明确规则,而且也需要一个合理的限度,政府既不能什么都不管,也不能什么都要管。

  改善政府职能必须要通过一套制度来规范政府行为,改变权力过于集中、长官权力过大的现状。最关键是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政府应向社会进行政务公开,公众必须有权监督政府并且进行问责。可以说,不解决透明度和公众监督的问题就很难改善政府行为和政府职能。

  财税体制改革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发达国家对于政府财政的管理非常具体,政府每笔收入和支出,老百姓都能查得到,若有问题老百姓都能质询。中国政府支出中不合理的地方多,关键就是因为财政透明度太低。当前应尽快建立制度,保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公开全口径财政收支状况,不仅仅是预算内的部分,还应该包括土地出让金等其他资金的使用状况。也不仅仅是公布大账,还需要公布具体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