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蔺玉红

蔺玉红,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光明日报》信息化专刊副主编。对电信行业有较深的研究,曾发表过一些对电信改革和行业政策有重大影响的文章和内参。从1999年开始,对小灵通问题开始跟踪报道。

不能让老百姓饿着肚子保护文化遗产


    自5月3日起,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持续两天关注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先后刊发了本报驻辽宁记者站站长毕玉才、特约记者刘勇、通讯员郭宝平等人撰写的《辽宁: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说没就没》、《错误观念比战火更具破坏性”》,今天,我们又刊发了《不能饿着肚子保护文化遗产》,这些报道被国内50多家网站转载,多家报社的记者到辽宁采访。这些报道让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非常感动。志愿者华晨汽车员工陈赫告诉记者,他特意把我们的这两期报道保留在自己的剪报册里。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5/05/nw.D110...

Read more

全国重点文物蜗居在民宅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辽宁共有1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昨天报道了《辽宁: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说没就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今天,我们继续刊发本报驻辽宁记者站站长毕玉才等人的文章: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续一《“错误观念比战火更具破坏性”》,报道称辽宁有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台子壁画墓是其中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处“国宝”,至今仍然躺在一处民宅下“委曲求全”。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5/04/nw.D110000gmrb_2011...

Read more

辽宁: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说没就没


    当城市的步伐日渐匆忙,当发展的洪潮淹没了记忆,当人们偶尔翻开一个城市的相册,发现身边的旧影还未来得及回味便已匆忙地消逝,留给我们的,唯有一声叹息。辽宁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全省共有1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80%以上因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生产生活等人为因素而消失。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从今天开始对辽宁省文物保护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力图以一斑而窥全豹,推动全国文保工作的发展。欢迎读者和网友加入我们的讨论。[email protected]

    这是今天我们刊发的第一篇文...

Read more

推进现代慈善该不该高调?


    陈光标最近又成了热点话题,先是被媒体质疑诈捐,后是无缘“2011中国慈善排行榜”。今天我所负责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刊发了本报记者王斯敏独家专访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的文章《推进现代慈善该不该高调?》,对陈光标的行为进行了深入解读。王振耀搞了多年慈善,他说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推进现代慈善该不该高调?

——访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8日   05 版)

&nbs...

Read more

八大信息技术点亮西安世园会


陕西将加速光网城市建设 八大信息技术点亮世园会
 http://www.gmw.cn 2011-04-18 18:34:17 来源:光明网

http://economy.gmw.cn/2011-04/18/content_1850256.htm

  在2011西安世园会中国电信信息馆,通过租赁定定制手机,可在世园会上享受导览、信息查询、消费、集群对讲、导游、娱乐、消费、便民、求助等服务。光明网记者蔺玉红摄

  光明网西安4月18日电(记者蔺玉红 张哲浩)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在即,今天,“宽带中国 光网城市”发布会暨2011世园会中国电信信息馆落成仪式在此间举行。

  2011西安...

Read more

300年古庙说卖就卖?


   一座有着300余年历史的乡村古庙,在历史幽寂沧桑的风烟中兴衰沉浮,在其没落破败、香火中断40余载后,因为近日突发的一次拆卖,不但在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刊发我所策划的记者调查《300年古庙说卖就卖?》http://politics.gmw.cn/2011-04/13/content_1821868.htm
300年古庙说卖就卖?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李 韵
 http://www.gmw.cn 2011-04-13 03:48: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被毁坏的戏楼

被毁坏的戏楼

工人正在修复戏楼顶部

...

Read more

南京城市管理为何这么乱?


    今天,我负责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观察栏目刊发光明日报南京记者站站长郑晋鸣的文章《城市管理更要讲科学》(http://politics.gmw.cn/2011-03/19/content_1733925.htm),这是对“南京梧桐让路”之争事件的第二篇报道。

    3月17日,也是在光明日报观察专栏,刊发了郑晋鸣写的第一篇报道《从南京护绿历程看——大树不该被移走》(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3/17/nw.D110000gmrb_20110317_1-14.htm),此文...

Read more

南京的大树不该被移走


    这两天,南京人为百年梧桐叫起了真。我所负责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光明日报观察专栏也于3月17日刊发了我们江苏站站长郑晋鸣的一篇舆论监督稿件《从南京护绿历程看大树不该被移走》,文中真实地记录了南京民众为护绿所付出的努力,读起来让人心酸。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城市的发展非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没有了大树的陪伴,南京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吗?

 

从南京护绿历程看

大树不该被移走

本报记者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17日   14 版)

    ...

Read more

汪峰:唤起大家的版权意识最重要


 汪峰:唤起大家的版权意识最重要

 http://www.gmw.cn 2011-02-17 07:25:12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北京2月17日讯(记者 蔺玉红)2月16日下午3点45分,记者在电话中采访了刚到广州的著名摇滚歌星汪峰。他说,从前天开始,已经不接受任何娱乐媒体的采访了,之所以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是想通过《光明日报》告诉大家:他叫停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主要目的是想唤起大家的版权意识,对创作人给予足够尊重,这才是自己维权的最大意义所在。(http://culture.gmw.cn/2011-02/17/content_1620669.htm&nb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