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老斋舍门洞看一角樱花。蔺玉红摄
2、武大的樱花遒劲挺拔。蔺玉红摄
3、有松树和古建映衬的樱花才是武大的樱花。蔺玉红摄
4、墨绿与粉红和谐共处。蔺玉红摄
5、从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楼上看樱花大道,前面是20万赏樱大军。蔺玉红摄
上周六(3月26日),我和同学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上罗以澄老师的博士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恰逢武大樱花盛开,亲自体验了这个时节武大人的个中滋味。
本想住在学校里,但宾馆全部爆满,只好住在了原武测旁边的一家酒店。3月26日,上午9点不到,我们从宾馆来到新闻学院上课。这时,对面的樱花大道上还没有太多的人,只是有点喧闹而已。进入楼内,有工作人员把门,放行后才可进入。中午12点下课,出来才发现,外面已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这哪里是大学校园,简直是个菜市场!吓得我和几位同学赶快找别的路逃走。罗老师说下午3点继续上课。下午2点半,等我们从酒店出来进入武大正门,才发现,和观赏樱花的人撞在了一起,真可谓摩肩接踵。樱花大道下面的草丛里、树下面坐得全是人,地上到处都是垃圾,这哪里还是世界上最美的大学?等我们浑身冒汗,一步一步蹭到学院,罗老师已经等了40分钟。我们说起了路上的烦恼,满头银发的罗老师也深有同感。樱花节打乱了原本平静的大学生活,大家对樱花又爱又恨。武大要开放办学,樱花给武大带来了名气,甚至给武汉这座城市都带来了利益。可损失的是什么呢?是那份象牙塔里的安宁,是那份做学问之地的神圣和社会对它的足够尊重。武大在乎这区区几百万元的门票收入吗?可是一个说借花敛财的贴子让武大的形象损失有多大?历史上曾经那么辉煌的武大需要借樱花提升名气吗?如果需要,学校管理者是否想过,这样做对武大师生的伤害又有多大?因为毕竟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关键还在师资。说归说,我想,围绕樱花引发的对学校要不要开放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而且不知要争到何年。
我在武大呆了一天,竟顾不上欣赏那近在咫尺的樱花,因为没有心情。傍晚,手机报上发了信息,说这一天,到武大赏樱的人超过了20万。
到了武大,不赏樱,毕竟是一种遗憾。3月27日一早,不到八点,我独自一人来到樱花大道,人还不多,这才仔仔细细地开始一点点欣赏。武大的樱花是一颗颗大树,那黑色的枝干有着清晰的轮廓,在淡黄色老建筑的陪衬下越发显得遒劲挺拔。枝头上盛开的粉红色花朵,有一种内敛、坚韧的气质。在这点上,我一直觉得樱花并不像柔弱的女性,反倒像位刚烈的男子,用一生追求完美,虽然只在瞬间灿烂,却对生命义无反顾。
花在哪里都相似,武大的樱花因为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欣赏时便平添了几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