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劲上

许劲上积极倡导“产业为本、金融为器、整合为王”的产业整合战略思维,提出要做“中国产业整合者”的伟大口号,他的资本运作思想对当前中国企业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许劲上长期专注于企业并购整合研究,形成独到、新颖的企业并购整合理论体系,是国内少有的优秀青年讲师,以良好的声誉、专业的水准、务实的风格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许劲上擅长“以整合应对整合”,即整合全球优秀人才、资本、管理、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来帮助中国各大行业的优势企业完成行业整合,进而完成中国产业整合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许劲上独创“以整合应对整合”的整合式咨询新模式,填补了管理咨询空白,丰富了企业战略咨询理论体系,整合式咨询是顺应中国产业整合历史大潮而生,同时也必将在未来数十年的中国产业整合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并发挥最大的威力!

  许劲上理论与观点:

  整合者才有未来:这个世界不缺资源、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唯一缺的是整合,或者说缺的是把一切资源有战略、有创新、有效率组织起来使之相互联动的强有力的整合者,这些整合者将是未来的英雄!  中国经济必然从总量时代走向质量时代,产业整合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产业整合由于具有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未来中国也必将诞生世界级的企业航母!

  并购可以创造价值: 兼并收购是实现产业整合的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我们要挥舞好这把利剑,并购本身不会创造价值,有“预谋”的并购之后的整合才会真正创造价值,换句话说,事前没有整合策略的并购,傻瓜也可以做到!

  并购前的工作更重要: 基于细心的研究与搜寻,然后决定采取收购、参股在内的相应策略,并购前的系统研究分析工作相比并购执行中的风光以及并购后的漫长整合更为重要,我认为并购是一件胆大心细的活儿,需要我们在并购之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厚积薄发,在并购之前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在行业内进行系统化搜寻,寻找合适的并购目标,用一个有充分准备的头脑来静静等候并购时机的来临才是最明智之选!

  适度并购、完美整合: 我认为企业不应该太频繁做收购,持续并购会对企业造成持续的压力,不仅没有时间消化并购,无法理顺关系,也无法从中创造最大的价值,企业应该适度并购、完美整合,并购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并购一个企业之后,用心整合、好好消化,产生新的现金流来源以后再考虑下一次并购,并购整合是企业发展的良好利器,但对于这个利器只有明智的运用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

  学习式并购:  并购本来是一件很有征服象征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那种征服式的并购(强势并购/敌意收购)的结果却差强人意,让人不敢恭维,那种“我永远是正确的,你必须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否则我就裁员换人”的征服者思维模式在以后的并购实践中是吃不开的,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自讨苦吃的结果,我们不能有占领军的心态,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那种“学习式并购”理念,学习被并购企业的长处、有点、尊重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企业文化等等,抱着一种合作者、学习者的心态来与被收购企业相处,并购方企业才会得到更多!

并购与企业家的帝国梦


  中国自秦皇开创帝制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文化根深蒂固,以至于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就连做企业也都是想做成一个企业帝国,这是因为那些深受帝制影响的企业家心中都有一个帝国梦,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帝王。

  一个有想法、不安于现状的人从艰难的创业伊始,可能他就是想让自己过上好一些的生活,但慢慢随着自己的企业越来越大,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再是问题时,他就开始有了雄心,有了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直到成为一个企业帝国的梦想,这个梦想源于他内心最原始的冲动。

  企业家的帝国梦由来已早,先后也有失败与成功的案例,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企业家追求企业帝国梦的趋势和浪潮,...

Read more

中国企业家,做好并购准备


  众所周知,并购是一个企业迅速做强做大的捷径,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将来,一个不懂得运用并购的企业是很被动,也是很危险的,很容易成为被并购的目标对象,而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作,要想掌握一套纯熟的并购技能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为了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不落在后面,对并购技能本身还是需要了解运用,这时就需要“笨鸟先飞”,先花费很小的成本甚至根本不用费用,只要你留心就可以把你的企业本身应作的并购准备工作顺利完成,这对你掌握运用并购方法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并购有什么难得,不就是花钱买企业嘛!有钱就行了嘛!还有人说,并购这玩意风险太大,失败率太高,我有钱也...

Read more

并购前奏曲:绘出行业天下大势图


    并购是一个关乎企业战略的交易事件,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我们在并购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在众多的并购准备工作中,有一项是必须要优先做到的,那就是绘出你企业所在行业的天下大势图。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并购是顺应大势的自然选择,在一个行业里,你的企业客观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在你的周围都有哪些比你强、比你弱,与你息息相关的同行或关联企业(机构),在并购之前你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与掌握,而且要知晓你并购之后,你企业周围的生态图会发生什么样微妙的变化,这些...

Read more

合作共赢时代 是并购,还是并够?


    近来,并购是越来越热,并购交易不断、并购新闻增多,比起前几年并购的鲜有问津,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众开始接受和理解并购的理念与价值,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潮将会更加汹涌。

    并购这个词,我们在实际的并购交易中是有忌讳的,尤其是在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并购这件事叫做战略合作,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自古就爱面子,并购这件事在企业商品意识浓厚的西方国家,是很容易被企业家接受和理解的,但在中国,并购这个词会让被并购的企业觉得不舒服,就像被人征服,打了败仗一样,并购就意味着低人一等,...

Read more

乔布斯活着改变世界,我用并购改写行业格局


    IT巨人乔布斯已经离开我们有一段日子了,近日,在北京大街的户外广告牌上我们看到乔布斯的巨幅照片,上面还赫然写着乔布斯生前的人生格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是凡客诚品在借着发布乔布斯的自传来“宣传”自己的把戏,虽然多少让人有点不屑,但是总算是一种纪念乔布斯的方式,“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句话或许是乔布斯对自己死后做得最好的自我评价,没错,乔布斯用他短短的数十载人生改变了许多许多,相信,也改变了世人对自我人生价值观的崭新定义,我就是其中一个。

    并购,就为改变世界

...

Read more

并购越来越热门,你的企业还HOLD的住吗?


    打开网络,查看财经新闻,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并购事件在每天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储备并购人员;越来越多的并购政策在发布、调整;越来越多的并购会议论坛在召开;越来越多的并购基金在悄然成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并购话题,就连高姿态的中央电视台的经济频道最近也花大成本制作了一部叫做《跨国并购》的大型纪录片,没错,并购开始变得流行与热门,相信不久的将来,并购一定会变得炙手可热,并购越来越热,我不禁想问,身为企业老板的你,是否也开始蠢蠢欲动?你的企业还HOLD住并购的热浪袭击吗?

    心动归心动,并购毕竟是一件关于企业...

Read more

又一个并购反面教材:中华网覆灭记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0月5日,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一家代码为“CHINA”的中国概念股半日内市值缩水超过一半,股价暴跌至0.42美元,遭遇停牌。此前,这家公司向美国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

    消息传至,中国互联网界一片哗然。

    这家代码为“CHINA”的中国概念股全称叫做“中华网投资集团”,简称“中华网”,创始人是一位香港商人,名叫叶克勇。中华网对于中国的互联网界是一个什么概念...

Read more

一不小心,我的企业就成了别人的并购目标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句话用在当下流行的并购交易,也非常恰当,正如文章标题所说,一不小心,你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并购目标对象。

    在一次正常的并购交易中,按阶段可以分为并购准备期、并购执行期、并购整合期,别人惦记着你的企业就常常发生在并购的准备期,现在并购相比以前大为流行火热,媒体大众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购与被并购的理念,所以就有很多的企业变成了并购方企业的调查分析对象,这也是并购活跃的表现之一。

    说实话,有很多的企业老板都不情愿别人惦记自己的企业,更不...

Read more

反思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的收购潮!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预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石油危机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可谓一枝独秀。日本制造的工业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所向无敌。美国几乎只有招架之功。底特律的汽车业尤其损失惨重。美国汽车工人们天天唠唠叨叨地把日本人挂在嘴边骂个没完。

  一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必然提高其货币的购买力。而且,美国等国也非常愿意看到日元的升值,这样将会减弱日本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于是,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规定美元实...

Read more

探讨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简要: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可分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外部协同是指一个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协同效应的内涵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而其中对混合物产生这种效果的物质称为增效剂(synergist)。协同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