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超认为,“高校微博潮”的兴起,是高校主动适应微博这种“新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他认为,高校微博不但开拓了新闻发布的新途径,而且有助于高校形象的塑造。高校微博避免了传统新闻发布流程复杂、耗时较长、时效性较差等问题,发布信息更加快,更能实现有效传播。但是,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还需要以官方网站的消息为准。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如同新华社发布的“快讯”;而官方网站的消息,则相当于通稿中的“详讯”。微博与官方新闻网,在传播信息方面可以发挥互补作用。微...
作者文章归档:王君超

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校园第一媒体”
——在北大新闻网成立十周年暨高校新闻网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当前媒介融合的理论探讨和业务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打通学科间隔、推行博雅教育,为新闻业界培养“全媒体记者”,也成为新闻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对于高校的媒体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整合各种媒体、凸显校园新闻网优势的一个契机。目前,在由校报、校台、校网、学报构成的校园媒...
微博管理的终极目标:无为而治
微博注册没有门槛,而且内容精炼,发布方式便捷,基本与“头脑风暴”同步,具有“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特点。微博对网络传播的“颠覆性创新”,使“地球村”的信息与观点最大限度地得到传播与分享,也使个人与社会前所未有地紧密、共时地联系在一起。
然而,微博也是容易传播谣言等不实信息和发生语言暴力的平台,因此日常的信息审核成为目前微博管理的一种手段。我国的微博信息审核一般是通过后台关键词屏蔽和前台审查、删贴等处理、处罚手段实现的;对于严重违背网站要求的法律、道德规范,或者发布谣言、垃圾信息和未...
论“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是早已存在的“网络问政”的升级版。一些公务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并非像一些人戏谑的那样,仅仅为了在网上喊领导一声“童鞋”,而是出于政务改革的需要;普通民众热衷于“微博问政”,则是出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参政议政的实际需要。 “微博问政”与“群众来信”、“市长热线”等问政方式相比,因其具有互动、分享、辐射性传播等特性和优势,从而使得这一问政方式更为经济、便捷,问政效果也更为直观、显著。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积极利用...
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高危职业”
“记者”职业多次被世界有关团体评为“高风险的职业”、“最危险的职业”,岂知“新闻发言人”也是另外一种高风险的职业。相信由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停职,这一职业的“高风险性”也会获得社会的认可。
新闻发言人的高风险性在于:
一、职业特点的高风险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比如世界各国政府的发言人,垄断了独家信息,是新闻机构与公众唯一依赖的新闻源。这一严重的依赖性,在网络时代被彻底打破了。按照美国学者莱文森的说法,目前传播威力最大的微...
王君超:范敬宜的新闻思想及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摘要] 范敬宜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富有改革意识的新闻思想家。他对我国新闻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最早提出经济报道“三贴近”的观点;阐述了党报宣传艺术的内涵,身体力行地推进新闻业务改革,并将“新闻”扩展到“新闻文化”的广阔天地;他还在办报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范敬宜(1931~2010),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富有改革意识的新闻思想家。他对新闻学的...
微博的“颠覆性创新”
“‘不超过140个字符’,‘关注(follow)一下’,‘通过手机随时发布信息’,‘公民记者’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关键词正在推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革命。”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这段话,代表了业界对微博影响力的典型看法。
微博与博客一样,都属于美国专栏作家丹·吉摩尔(Dan Gillmor)定义的“草根媒体”。在他看来,“草根媒体”不仅可以生产民有、民享的“草根新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