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友新

三十自述
               一

此身如何住漆园?十年始愧《逍遥》篇。

胸有精神参天地,身随造化入世间。

窗外龙蛇起大陆,堂内风雷彻九天。

夏日无事人长卧,槐树花下又一年。

              二

十年熟读《阴符》后,朝朝空自桥下归。

平生自是饮秋水,未梦山梁雌雉飞。

何新:用新社会主义取代新国家主义


何新:用新社会主义取代新国家主义


    作者: 不严肃

     



    何新最新言论:用新社会主义取代新国家主义
    不严肃独家报道:
     

    何新已经完成他的长篇思想和学术的回忆录:《悲怆而骄傲:我的奋斗与思考》,计划在年内出版。
     

    在这部书稿的最后章节的结语中,何新对交谈者语出惊人地这样论说:
     

    “我在2000年前后提出新国家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理念,作为区别于传统左派和自由主义右翼的第三条道路。其实,新国家主义只是为当时治国者...

Read more

读书偶记 ------《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的罗泽南


           

             ------《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的罗泽南

 

《近百年湖南学风》这本书是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所著(1887年—1957年),钱基博13岁就读《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又精研《读史方舆纪要》。他生在乱世目睹辛亥革命、民国、抗战和建立新中国,曾经受张之洞“中体西用”学说的影...

Read more

人生非在动静之间


人生非在动静之间

 

 

上个月跟老婆到唐家沱去买菜_给儿子吃,因无污染,纯天然,当地居民自种的。我朋友的母亲住在唐家沱,船厂的老宿舍,大约七、八十年代修的,干净而简陋。

正长江边上,唐家沱峡口内,对面的青山苍翠,黄水奔腾、轰隆,江面极窄,不过二、三百米,如对画面。离市区不过20分钟车程,换了个人间。

朋友的母亲在江边巨石上开垦了几分菜地,自己吃,没有用任何化肥农药、天然,这种菜难得。

 

令我陶醉的是,这么个风景绝佳的桃源,以前没有来过,到了唐家沱穿过一条很窄的小公路,一路直行,大江、峻峡、便展现在面前了,彻底的与自然暏面相呈,都市之外别...

Read more

认识管仲


  认识管仲

     管仲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公子小白)的宰相, 管仲先辅佐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王位,并一箭将齐桓公射落马下,这是致命的一箭,正中齐桓公腰带上的玉佩, 齐桓公才幸免于难。后来管仲被齐桓公俘获了,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并拜他为相,尊他为仲父,这在古代是非常尊敬的称呼犹如周文王称姜太公尚父一般。果然管仲不孚所托。首先采用姜太公治齐的经济政策发展工商业,改变财税制度,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便是他的千古名言;其次改变公有井田制,变公田为私田,使人民拥有合理的私人财富,做到民富国强(邓小平同志的包...

Read more

康南海、光绪与贾长沙、汉文帝——观《走向共和》有感


康南海、光绪与贾长沙、汉文帝——观《走向共和》有感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有五十多集,以少有的手法,展现了峰口浪尖上的英雄人物的一面。
   
康有为、清光绪与贾谊、汉文帝的故事如出一辙,但一个在清末,一个在西汉,但却有不同的结果,前者惨败,后者成,文帝开创了政治上的新局面——文景之治。

   
康有为、光绪所处的是乱世,清之大厦将倾,光绪作为青年君主...

Read more

对五四运动运动的再认识


                对五四运动运动的再认识

我幼时上学,教科书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其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当时未懂,及长,中学、大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定义,只有一个概念—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后来进入社会,适逢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在大陆出版了,日夜手不释倦,对我等未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后生而言,饥不择食,通霄达旦,数年不倦,头发一缕缕的掉,终于有一天把书丢掉了。
当时对南先生之崇拜,简直是如雷贯...

Read more

朱元璋书信


玉林、天城皆西北要地,非坚城池不可以守(凭城固守)。今山西军已筑玉林城,其天城城宜令北平军士筑之。期今岁完。否则来年完之。毋促役以困其力也(不要过于催促使工人过于劳累)。 

  这时朱元璋仍念念不忘对蒙古的防御。不断地向诸王授以御敌方略。就在同一天,朱元璋又下令给晋王(三子)燕王(四子)说: 

  近钦天监奏,占天象当有胡兵(元军)入寇,朕以为不特天象可以征,以人事度之,胡人近有是谋(蒙古人现在很聪明)。何也(为什么呢)?前岁秋(去年秋天),山西塞外降胡逃归岭北,此数人居山西八年,安得不以中国虚实为胡人谋乎?此胡人入寇之端也。自今其令都司、行都司简阅步...

Read more

(转帖)任继愈:教育的出路在恢复科举


 

 

 

    第二次采访任继愈先生实属意外,因为先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大家》栏目第一次采访也是多方联系之后才勉强应允。但是节目播出之后,先生却主动给节目的编导郭改云打来电话,说要接着谈,要谈谈中国的教育,“我有话要说。”找到了那期节目的场记,简要整理一下,发在下面,作为对先生的纪念。时为2006年10月。同样是在国家图书馆任继愈先生的办公室。

    主持人:是什么触动您对教育有这么多的感受?

  任继愈:咱们这个东邻日本,它国土跟山东省...

Read more

禅诗十三首


 

 

一夜之间,禅病大发,得偈数十首,内人惟抄录前数首,天明睡后,不欲记忆。古人七步成诗,又有何难?当下一念具足,不待思维,随口成章,憨山祖师之事吾信乎。录十一首如下:

                            修道歌

   &n...

Read more

著名高僧惟贤大师九十寿诞研讨会


     7月19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在南山召开“惟贤法师九十寿诞研讨会”,到会的领导有: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总顾问、名誉会长:原市政协主席张文彬、市政府顾问甘宇平、原政协副主席窦瑞华、人大常务副主任余远牧、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叶贵本、教委主任彭智勇、邮电大学校长陈流汀、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学者、企业家等、各位专家学者、弟子和追随者等出席了研讨会。

        惟贤大师以九十高龄之身从合川赶到会场,全场起立,鼓掌欢迎。会上惟贤大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