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戴绪霖

药学专业人士,对宏观经济和市场营销感兴起。

补需方是政府职责所在


补需方是政府职责所在

补需方,即用来为国民建立一个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而需方有钱了,看得起病了,供方自然而然就有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仍较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老百姓看病基本上是自己掏腰包,在与医疗机构的博弈中,基本上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患者难以对医生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监督;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很容易通过不正当途径“中饱私囊”;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情况严重。同时,医疗机构间也存在着不良竞争,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医疗费用畸高。供方的强势地位让数量庞大的需方成...

Read more

建议取消专利药品注册申请限制


建议取消专利药品注册申请限制

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对他人已获得中国专利权的药品,申请人可以在该药品专利期届满前2年内提出注册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本办法予以审查,符合规定的,在专利期满后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合理应该予以取消,代之以可以提出注册申请,但在专利期届满前未获专利权人许可不得生产销售。理由如下:

  一、不符合《专利法》规定。该法第六十九条第四款规定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第五款规定为提供行政...

Read more

等同是关键——对已有国家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免除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考虑


等同是关键——对已有国家标准的口服固体制剂免除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考虑

口服固体制剂是最为常用的一类药物剂型,其在体内要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过程,所以制剂上的差异有可能最终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进而导致生物利用度的改变。当前,仿制仍是我国现阶段药品研制的主要手段,在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时,通常应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然而,生物等效性试验费时费钱,是不是所有这类制剂的仿制研究都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呢?其实并不一定。而充分考虑研制产品和仿制对象是否具有等同性或一致性,则是免除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关键所在。
  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在获得批准上市时,已经...

Read more

关注制剂中试与大生产的差异


关注制剂中试与大生产的差异

临床使用的制剂是由药品生产企业商业化大生产所提供的,而受研发成本的限制,在为商业化大生产提供批准依据的研究(如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标准的方法学研究、前期稳定性试验等)样品,并非是从商业化大生产而是从规模较小的中试中获得的,因此比较商业化大生产与中试生产是必要的。
  事实上,受设备条件等变更的影响,制剂商业化大生产过程中生产周期、受热时间、所受振动等方面与中试生产相比,可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为控制这些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中试方案设计、评估以及商业化大生产的初期,应建立变更控制机制,并对所有变更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予以记录、分析。
  以植物药提取工艺为例,...

Read more

口服速释新剂型——分散片制备工艺解析


口服速释新剂型——分散片制备工艺解析

近年来,口服速释制剂发展很快,剂型的品种也逐渐增多。据统计,2004年全球医药市场通过将普通剂型改进为速释制剂的药品年增长率接近10%,其中仅口服速释药便占整个医药市场20%以上份额,全球销售超过100亿美元。在口服速释制剂中,分散片因其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分散片最早源于《英国药典》,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的片剂新剂型。普通片剂常因崩解和药物溶出缓慢而影响药物的充分吸收,老人、儿童和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时多有困难;而液体制剂虽服用...

Read more

新药研发质控要求宜高于国家标准


新药研发质控要求宜高于国家标准

这些年我国新型药物研发的发展速度较快,仅去年就有超过两万种的新药申报注册,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接近3万!但目前不少研发单位在药品开发过程中片面认为研制已有国家标准的药物品种,只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就行,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产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这种不当做法有可能最终影响到药物的成品质量,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国家标准,是在已有产品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的,不一定适合正在研制的产品;另外,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其历史跨度很大,有一些品种上市时所做的研究工作以今天的技术水平来衡量,国家标准可能难以完全有效地控制其质量...

Read more

象重视制剂一样重视辅料


象重视制剂一样重视辅料

717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出版合同签字仪式在国家药典委员会举行。新版药典将于8月底定稿,明年年初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71起正式实施。

据了解,本版药典将努力扩大收载常用辅料的范围,已安排辅料标准起草205种,其中修订原200571种,拟新增134种,并专门增订了一个“药用辅料通则”,坚持科学、实用、规范以及质量可控性、标准先进性等原则,淘汰部分落后的标准和工艺,尽可能多收载来源与制法项,严格标准要求,特别是安全性指标要求。

虽然我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药、辅...

Read more

中国目前的增长属于不真实的增长


中国目前的增长属于不真实的增长

CPIPPI双双下降的情况下,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已上涨75%,房价地价也在节节攀升,中国天量的新增贷款正将我们带入一个严重的“增缩”过程,即GDP在增长,实体经济却在萎缩,或者说在泡沫的影响下,不真实的财富带来不真实的消费,推动所谓的增长在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增长完全是一个泡沫。

以股市为例,股市增长让拥有股票的人感觉财富增加了,必然带来一定的消费增加,可如果股市远离基本面,企业业绩并没有真正增长,那么股市必然还要回落,那么原先增加的消费就必然再次大幅度回落,而这种起起伏伏的需求变化,必然造成生产的极大浪费,大量投资一旦建...

Read more

房号能倒卖说明什么?


房号能倒卖说明什么?

据有关报道,武汉经适房房号已经在黑市炒到了8万元,这很清楚的告诉了我们经济适用房的短缺状况。笔者一直坚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进而增加住房供应来缓解人们的住房压力,坚持政府只为最穷的人提供廉租房,取消经济适用房,普通百姓的住房都应该通过规范的住房市场获得。当然,如果政府坚持要建经济适用房也可以,那么就必须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必要的规范,让所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居民都可以获得。否则,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分配,哪怕没有一点猫腻,完全通过摇号分配,都不可能比“通过货币投票”分配来得公平和有效率。

笔者居住的城市(县级市)离武汉不远,很多超市业务员月工资不足50...

Read more

房价高确实同部分老百姓太有钱有关


房价高确实同部分老百姓太有钱有关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2009珠三角民营经济高层论坛暨珠三角工商领袖峰会上表示,房价炒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开发商心黑,而是部分老百姓太有钱。此论一出,即马上遭到很多人反对,惠铭生在《齐鲁晚报》发表文章《说百姓太有钱推高房价很荒唐》就是一例。

该文首先也承认“楼市需求决定价格走向”,但是马上就连问了三个问题,一是的确有一些人“太有钱”,但这究竟占多少呢?二是当前我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收入比约是131,所以,现在多数人购房不是因为太有钱,而是“打肿脸充胖子”,依靠银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