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福登

李福登,壮族,生于广西德保县。1991年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东莞道滘、高埗、大岭山、樟木头、黄江、厚街、沙田、虎门等镇区不同企业从事企业报刊主编、企划等工作,曾在广东省河源市《河源民企》杂志社任首席记者。1991年开始在公开报刊发表作品。曾获1995年度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竞赛散文类三等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80周年“我与图书馆”征文二等奖,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五年见新城”征文二等奖等十余个各级征文奖。2003年在莞发起创办并主编大型民间诗报《民族诗人》,迄今已出版六期。2007年下半年移居河源,系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小说偶见于《东莞文艺》、《广西日报》、《佛山文艺》、《都市文学》、《打工族》、《阳关》、《诗潮》、《蓝铃》、《战士文艺》、《广西文学》等报刊。

地址:533000广西百色市福州街D82号红骏视觉创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776-2691868 ;手机:13172161888 QQ:328914632    
民族诗人网:http://mzsrlt.netsh.com.cn
虎漏坡秀才坊:http://lfd.chinavalue.net

欧式灯,欧式装修中的点睛之笔


欧式灯,欧式装修中的点睛之笔
 
——哈尔滨明山灯业董事长刘庆山谈欧式灯现状与未来
 
●李福登
 
火热的夏季,灯饰市场也迎来旺销季节。随着“欧雅特全国巡回服务月”的启动,作为欧雅特品牌行销专刊的《欧雅特家艺》杂志亦将为之呐喊助威。为展示欧雅特各地经销商风采,开通一条全新的沟通管道,《欧雅特家艺》杂志将陆续对欧雅特全国各地经销商进行采访——这或许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各位老板都比较繁忙,但我们相信,共同的目标、一样的事业会让您重视这个活动,支...

Read more

回到价值中国,回到自我


自打1996~1997年之间邂逅电脑,笔头就仿佛走入两个极端。往往是妙字多在不用电脑的时候得到,而文章却总是习惯性地不能成篇;一旦坐到电脑前,又似乎总能文思泉涌,也总能成篇,却又似乎往往缺少那么些点睛之笔。真是奇了怪了:又或者,其实是惰性使然?

总之是感觉一直就依靠了电脑,好象没有它就成不了事了。这样就慢慢习惯了用电脑写作,一直到1998年接触到网络。便开始又恋上了在线写作,又感觉没网不行的样子。所以,就算是借口也罢,惰性也罢,总之,不是很方便上网或没有网线可拉的时候,写作竟然也停滞下来了,不但旁人觉得奇怪,就连自己也有些不可思议。

现在好了,重新回到网上,重新开始。刀还是钝刀,但心...

Read more

父亲的脚跟


这些起伏的大山

就象父亲皲裂的脚根

多少年来

就那般默默地长着坚硬

也裂开着疼痛

 

因为字数的限制,在这里只好把这首未完成的诗记录在这里。其实网站这样设置障碍是很不好的。因为日记毕竟是日记,不可能为了凑字数而写吧。真不知网站的管理员们是如何想的。这样下去,恐怕很多网友会失去了兴趣。为什么要强制一定达到两百字以上呢?想一下吧,如果写诗,有的人还只有一行呢。这样下去怎么发展?希望管理员看到这里反馈上去一下,网站的管理层应该好好考虑这些问题。

Read more

李福登自选诗小辑


 

李福登自选诗小辑
 
 
《花城·羊城》
 
 
我不能把它卷做地图
装在某某旅行社小姐的贴身口袋里
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间或地点
向更多的岁月叫卖我的迂
 
我不能让它就这样结束对我的恩爱
虽然旅粤经年我仅仅是在回家的客车上
偶尔瞟睥一眼这一座浮肿的岛屿
 
我站在浅浅的水湾边缘
隔番禺揣度广州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开始画轴点线
我都找不到与花有关或与羊有染的切入点
 
如果你路过或者来到
如果你远涉千山万水披风戴雪而来
请不...

Read more

米罐饱满的日子


 

米罐饱满的日子
 
/李福登
 
都说异乡的风雨是最为凄冷的;异乡的梦境,也会比故里的险恶得多。带着这样一种善意的告诫,数年前的一个冬日,天灰蒙蒙的(一如我那刻意阴晦的心情)。初到东莞的我在有众多老乡谋生多年的水乡道滘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后,决意独闯厚街。于是花上百把块从家里带来的盘缠换回一间暂寄躯身的出租屋后,我便象许多打工人所共同经历过的那样开始了艰难的求职体验。
如果说孤身一人沿着一条笔直而宽阔的路面一直走下去会让人觉得单调且容易疲劳的话,那么用沉重的双脚来回仗量同一块陌生的地方大概更令人心生厌烦。也不知是怎样度过那些没...

Read more

海边,一株苦柳


  为何你总是行色匆匆?我问偶尔掠过头顶的雀鸟。

  有雀么?一个苍老却充满期待的声音从身后飘过来。是的,有雀么?我也跟着问了一下自己——雀鸟出没,这在农村城市化了的东莞小镇,实在算得是一种幸运。

  旋即,我看到了离退休干部模样的老者肩上扛着的鸟铳!我无话可说。在这个靠海却已算是偏远的珠江东岸的小镇,何以还出现扛着鸟铳的老者?

  我不知道,但我没法再跟这个同样是孤身一人踱向海边的老者沟通。于是,我选择了海岸不远的一棵苦柳,三两下翻了上去。

Read more